4月17日的产油国多哈会议未能就“原油冻产”达成协议,致使原油本周开盘出现暴跌。而原油下跌,将会对全球大宗商品走势构成影响,或将带来大宗商品价格的巨大反复。
伊朗和利比亚未出席多哈会议,OPEC与非OPEC产油国周日未能在多哈达成冻产协议,与会官员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来做出冻产决定。伊朗一再表明自己不会参加冻产协议,因为此前伊朗受到制裁,不可能将自己的产量冻结在1月16日的水平,那无异于自我制裁,所以伊朗表示继续向市场供应原油。
多哈会议与去年12月份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十分相像,当时会议也是无果而终,随后油价出现暴跌。本次多哈会议未能达成冻结产能协议,原油期货开盘暴跌,布油一度暴跌至7%,此次冻产磋商失败有可能引发原油一轮下跌。鉴于6月将继续举行相关会议,所以暂时不能指望原油短期再回30以下。
油价在2月跌破30美元/桶(2月11日26.05美元),触及十二年来的低点。今年2月多哈召开一次会议曾给原油市场带来惊喜,当时卡塔尔、俄罗斯、沙特和委内瑞拉承诺不会将原油产量增至高于1月份的水平,条件是其他主要产油国也采取这一行动。原油自26美元回升至42美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2月会议。
4月多哈会议流产,很有可能是原油阶段走势的分水岭;另外原油技术走势也显示,油价在42美元上方出现了技术高点。原油堪称其他商品价格的催化剂:首先,原油价格高低决定了其他商品远洋运输的成本,原油走低对商品到岸价构成负面影响。其次,原油是各种工业的能源,油价下跌必然造成工业能源成本降低,进而会拉低工业产成品价格。大宗商品前期震荡反弹,近期会不会因为多哈会议而向下拐头,值得关注。
6月份还将召开类似会议,届时会达成动产或者限产协议吗?这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油价是否出现暴跌,价格是重要因素,如果价格不怎么跌,各国减产的态度未必坚决;2、伊朗是否恢复到制裁前的市场份额,如果依然没有达到,则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也较小;3、以什么时点作为冻产依据,如果依照年初数据,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依然较小,如果以6月的数据或许还有可能。
如果原油下跌,对全球通胀将构成缓解,但对经济回升未必是好事,因为没有价格的回升,传统产业难言回暖。综合看,6月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依然比较小,珺沧海认为今年三四季度达成减产协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言外之意三四季度有望见到原油等商品价格的另一个低点。
今天股市开盘下跌,与原油有关,因为资源股受到的影响,而资源股在A股的权重占比较大。盘中一度下跌接近50点,上午大部分时间弱势横盘,下午观察股市的回升能力。晚上我们在微信(juncanghai)文章中分析一下原油对股市的中期影响。
珺沧海微信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