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说“做两手准备,不排除二次探底”,昨天又说“等待绝佳的二次入场时机”,周二市场冲高回落,周三市场出现较大跌幅,应该说获利抛售是市场的主因。市场究竟行不行,关键看自身的健康状况。就二次入场时点来说,更多的也取决于市场自身是否具备走强的条件。
获利抛售考验市场承接能力——市场报复性反弹,是因为救市的结果,而不是股市本身具备了大涨的逻辑;每天千股涨停,本来就是罕见的,所以下跌也没必要唏嘘。从上周四到本周二,股票都出现了40-50%的涨幅,甚至有的股票涨幅超过60%,即便是在超级牛市也是少见的,何况是目前。周三,市场获利抛售非常明显,因为上周四抄底的人,短期获得了暴利,止盈是情理之中的事。接下来会考验市场的承接能力,市场是不是有接续的做多资金,在获利抛售之后会有真正体现。如果某些方面仅仅跟着管理层喊几句口号,那对重构市场信心是不利的。
如何判断市场二次介入时点——窃以为,应该从三个方面判断二次低点:1、看技术走势。无论怎么救市,大盘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外力对市场短期有效,长期则不会改变内在规律;市场见低点,最好具备技术结构。2、看药后反应。救市如同给病人喂下的一剂猛药,可以短期见到一定效果,但是药后的反应需要观察,毕竟肌体的承受力不同。3、看后续调理。即便对症下药,彻底复原也需要后期不断调理,真正的药到病除确实不多见。我们不能用简单的逻辑去判断二次低点,要结合多种因素,重点观察市场回到低位之后的情绪和反应。别急,耐心点。
能否重回牛市,关键是内因——药到病除是良医,未病调理是神医。人们总会将那些药到病除的医生大加赞许并口口相传,却始终忘记那些未病调理的神医。此前市场的报复性反弹属于药后的反应,但是能不能从根本上让市场重新转入健康,其实不是药的问题,还是市场本身的肌理问题;换句话说,市场能不能彻底转好,还是自身决定的,没病不死人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而用药终究是外因。即便市场内在是健康的,大病初愈也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如果市场此前确实有些消化不良,拉拉肚子、发发烧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好药能够救命一时,但是未必能救一世。希望市场能在常态下也能恢复健康。
暴跌重现,观察再救市力度——今天上证下跌118点,收于3805,险守3800点,跌幅3.03%,深成指下跌4.68%,创业板下跌4.99%,中小板下跌5.13%,B股指数下跌7.51%。两市涨停146只,跌停1200多只,跌幅超过5%的1500多只,涨幅超过5%的200多只;两市上涨374只,下跌近1700只。今天上证50成为护盘的中坚,收盘仅仅是微跌。需要注意的是,尾盘两桶油和银行拉指数,但是小盘股不跟风;不跟风说明做多热情不高,难以立即扭转市场情绪。市场再度下跌,千股跌停场面再次呈现,或将激发管理层更大的救市力度,这一点也需要密切关注。
附:扁鹊三兄弟,谁的医术高?
(本故事应属虚构)
有人问扁鹊:你们三兄弟谁的医术最高?
扁鹊说:大哥最高,二哥次之,我最差。
问:可是为什么都认为您的医术最高,而且您的名声也最大呢?
扁鹊说:大哥在人尚未发病之前就发现了病情征兆,于是马上予以调理;经大哥调理的人,几乎未病而愈,所以大哥的名声不被人传播。二哥是在人刚刚显露病症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发现及时,只是用一些简单的药物就能将人治愈,所以名声也没有太大彰显。而我,总是在人病情严重的时候才发现问题,于是对症下药,有些时候能够让严重的病人转危为安,于是大家都认为我水平最高,给予我的褒奖也最多。
这段问答,是否具有深意呢?扁鹊的回答肯定是非常自谦的。但是如果真如扁鹊所说,那么三兄弟的医术是不是大哥最高、二哥次之、扁鹊第三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