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证500是中小盘股的屠刀吗?

(2015-04-16 07:48:22)
标签:

中证500

股指期货

中小盘股

下跌

杂谈

分类: 政策解读
    中证500股指期货于2015年4月16日上市交易,一起上市的还有上证50股指期货,至此,股指期货品种已经增加到三个,分别是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目前小盘股在高位,而且有风雨欲来之势,中证500股指期货会不会成为小盘股的屠刀呢?
 

中证500是中小盘股的屠刀吗?

 

 

 

    中证500对应的是中小盘股——中证500股指期货,剔除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与市值规模较小的指数如上证38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等相关性较高,对沪深300指数难以覆盖的板块是很好补充。申万宏源表示,中证500股指期货市场需求呼声一直很高,机构投资者都在翘首以盼,原因正是在于偏好中小盘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急需相关期指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规避。《每日经济新闻》说:中证500股指期货剑直指中小盘股票,被众多机构奉为“2015年最愿与之交往的大众情人”。机构为什么如此喜欢中证500股指期货,这里面蕴含着什么奥妙呢?下面谈。

 

    机构为什么翘盼中证500——上面说了,中证500可以对持仓中小盘股票的投资机构进行套期保值。什么叫套期保值呢,我们简单地说吧,比如很多机构今年以来大仓位持有中小盘股票,但是因为没有对应的对冲工具,所以中小盘股只能靠做多赢利,如果创业板和中小板指数下跌,那么持有中小盘股票的机构将会与散户一样减少赢利,而在风险到来之际,机构逃跑的速度远逊于散户,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一种与之对冲的工具,这个对冲工具就是中证500股指期货。此前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大小盘股分化的格局,使得机构缺少对中小盘股的对冲工具,无法规避风险。中证500上市,是持仓中小盘股机构的及时雨,他们喜欢、翘盼中证500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证500或是小盘股的屠刀——中证500对应的中小盘股,也就是说,中证500上涨将会拉升中小盘股,而中证500下跌则会打压小盘股,如果您经常看沪深300股指期货与沪深300的关系,就能明白所说的一切。当前,中小盘股高高在上,如果机构持有中小盘股票,同时在中证500开空单,那么小盘股下跌则能够通过期货对冲掉风险,这样的套期保值,就是锁定了机构在中小盘股的利润。换句话说,只要机构用中证500进行对冲,它们就不怕股票下跌,跌得再凶也无所谓;有一天调整到位的时候,它们再反手做多,则可以进一步扩大盈利。而散户就没有此前“跑得快”的优势了,只能通过做多实现盈利,在中小盘股下跌之时,只能通过止盈、割肉来规避风险。说中证500是中小盘股的屠刀、散户的屠刀,也就是这个意思。

 

    中证500不会马上手起刀落——中证500明天上市,但珺沧海认为,即便它是屠刀也不应该立即大开杀戒。当前是什么状况呢,中小盘股高高在上孕育着风险,如果要释放风险,必须让中小盘股下跌,否则难以解除风险。然而中小盘股调整的观点已经被市场所认同,在观点趋同的情况下,中证500空头肯定是绝大多数,那么谁来做多头呢?在撮合交易中,没有多方就没有空方,多空数量必须对等。因为中证500股指期货需要对手盘,只有让中小盘股继续上涨,才能建立期货多头,同时机构套期保值的空单才能开据。另外,中证500刚刚上市,或许观望情绪浓一些,有待培养客户群。周三创业板大跌,为培育中证500多头砸出了空间,先用上涨培育多头更合乎情理,所以珺沧海认为,中证500还不至于马上手起刀落。当市场认同上涨之后,或许屠刀才会落下。
 
    客观地说,中证500只不过是资本市场又一个交易品种和工具,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更多的品种和工具会不断涌现。只不过,因为中小盘股高高在上的原因,有可能在中短期产生助跌作用,所以形象地称它为“屠刀“。这样解读中证500股指期货,不知道您是不是认同。
 
    我这里网络有些问题,暂时无法回复朋友们的评论和纸条。抱歉!
————————————————————————————————————
 
小知识:
  1. 上证50股指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5年5月合约IH1505;
  2. 中证500股指期货首批上市合约为2015年5月合约IC1505;
  3. 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上市初期的交易保证金为10%;
  4. 手续费标准暂定为交易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二五,交割手续费标准为交割金额的万分之一;
  5. 合约乘数:上证50股指期货为每点300元,中证500股指期货为每点20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