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结合板块进行选股

(2014-02-11 12:02:32)
标签:

股票

分类: 经验之谈

    今天说说结合板块选股问题,我曾经讲过大盘乖点(低位)结合板块选股的方式,或许说的不够详尽,并且没有单独形成文章,只是结合有关个股说的,待有时间整理一下。今天主要说说大盘震荡期间,如何结合板块选择个股。

 

    消息面足以支撑板块走强——所谓的消息面支撑,也就是说消息非常配合,只有消息配合,板块才能出现整体强势,否则就是个股行情,而非板块行情。比如苹果相关概念,自苹果手机诞生之日起,只能手机就带动了相关产业,相关消息也成为媒体竞进行解读的重点。比如特斯拉概念,自它在美国火起来那天,有关它的消息就成为中国媒体不肯放过的由头。比如巴菲特,这位美国股神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了国内媒体和投资人的神经。再比如国内某个重大举措或者刺激政策,都会掀起一波炒作热情,也是一段时间内最炙口话题。如此这般的消息面都支持板块进行炒作。这样说,大家改明白了吧。

 

    技术面板块指数已经见底——板块指数与其他指数一样,都是个股的综合反映,只不过大盘指数是由更多的(成分)个股构成的,而板块由少数个股构成的。既然都是指数,那么它们就具有指数的技术特征,它们见底的技术条件更为相似,所以,应该用观察大盘指数的方法观察板块指数。当然了,有的板块可能仅有几只股票,所以板块指数似乎具有“被操控性” ,但只要板块个股是联动的,就可以定义为板块行为,如果仅仅是板块中的少数个股出现大涨,而大部分股票不跟随,那么可能是个股因素造成的板块指数失真。板块指数如果具有明显的见底特征,或者出现明显的技术突破特征,并且个股联动性较好,那么就可以判断板块将要启动,板块中的个股可以选择介入了。选择即将启动或者开始突破的板块,并选择其中的个股进行操作,胜算更大一些,这就是先选板块、后选个股的原因所在。这里就不举例了,有兴趣的可参看前期点评过的蓝宝石板块指数...另外,前期点评过的去ioe概念,目前板块指数仍属于触底向上的阶段,不放作为参考案例...

 

    个股符合主流热点板块要求——市场交易中,我们要么选择热点板块概念,要么通过观察我们早就关注的板块指数,从而寻找市场的热点。一旦选中热点,我们就会在板块中选择心仪的个股做出买入决策。但在买入之前,你应该观察,你选择的个股是否符合板块概念,贴近的有很多,最好选择属于主流概念的股票。是否符合猪流概念,我们三个方面进行鉴别:1、通过基本面进行了解,其主营业务符合主流概念,那么该股就是符合概念的;2、个股虽然主营业务不符合,但是新披露的消息使得该股“被符合”,即被市场认同,最认同的方法就是获得资金青睐;3、个股技术走势与概念板块中的强势个股实现联动,要涨都涨要跌都跌,要休息同时休息,那么它一定是符合主流概念的股票,当然了,如果您万一选中了领涨股,那是最幸运不过的了。这里也不再举例,可参考天龙光电与蓝宝石板块的关系...

 

    个股技术走势较为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说,个股不能出现恶劣的走势,比如破位下跌、下跌趋势未尽、未见到底部特征...这样的股票即便符合主流概念,也不可能成为炙手可热的股票,因为自身条件不具备。这样的股票要么是基本面出现较大利空,要么是技术面趋势未尽,选择股票时应该尽量远离这样的概念股,既然板块中有很多个股可以选择,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呢?即便您有个人偏好,也要尽量加以避免。如果不是底部启动的股票,而是半途中的股票,即便它有短期下跌也无所谓,只要中期向上的趋势没有变,那么就可以作为标的;如果恰逢个股回调时介入,反而是绝佳的买点,这方面可以结合沧海很早以前说过的“小周期买点”进行操作。有时候,板块中的个股会出现个案利空,比如业绩下滑、公司出现事故、负责人被查等等,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对公司构成重大威胁的消息,其短暂回调时都是较好的介入时点,当然了,最好是没有什么利空,只是技术性回调,这样的个股选择回调介入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板块已经发力,或许没有那么多低位介入的机会,只要板块指数还不是高高在上,个股也不是高处不胜寒,那么适当追高也是可以的。

 

    以上仅仅珺沧海的经验之谈,仅供博友参考,不能刻舟求剑。本文是周一夜间写的,时间关系,较为潦草,定有不妥之处,还望斟酌损益...

———————————————————————————————————————————————

    珺沧海提示: 

    如果您喜欢珺沧海的博文,就请为珺沧海“加关注”。这样,沧海有新博文,您就能通过博客第一时间发现并阅读...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