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电气可以越长越大吗

标签:
中科电气股票 |
分类: 股票板块 |
珺沧海:——说不定有人认为它是中科院背景的企业呢,因为前缀有“中科”两个字,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就是一家民营企业。
珺沧海:——它是研发运用电磁技术,行业背景是冶金(即钢铁),主要是做连铸技术改善的——通过改善连铸过程中的工艺技术以达到节能、提高钢水质量之目的,这是它的卖点也是盈利的切入点。
珺沧海:——中科电气很有前途,它虽然身在冶领域金,并且大多数人认为钢铁是夕阳产业,但它是可以逐渐长大的企业。为何?因为中国目前钢材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与国外相比钢材的性能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不在装备而在于技术细节,钢铁行业低迷的形势要求行业从产量、成本的竞争向品质竞争过度,而中科电气恰好选准了这个切入点,呵呵呵...如果您有兴趣,不妨听一杯沧海继续说说...
珺沧海:它是以电磁技术为业务核心,以冶金产业中的连铸改善技术为切入点,这是它核心业务的落脚点,说白了就是以提高钢坯质量、减少能源消耗为卖点。上图就是它所涵盖连铸领域的相关技术。
珺沧海:它就是靠中国钢铁行业起家的,前期主要是电磁搅拌技术,目前正主推中间包加热技术,电磁搅拌是在结晶器环节调整钢水结晶粒度,而中间包加热是在中间包环节通过可控的低过热度浇钢技术改善结晶粒度。看看下面的截图,它的主要业务就是为钢铁企业(具体说就是连铸领域)提供技术服务和成套设备的。它的设备可以改善钢坯的质量,同时节省能源。
珺沧海:它的技术号称是自己研发的,我们不能否认;但是通过了解认为,它的技术是从国外“学”来的;说它是以自主研发为主的企业,或许也能说得过去,毕竟它的技术是国内首创的。
珺沧海:它的产品比国外同类产品低50%-60%,所以,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替代进口,价格便宜。比如中间包加热技术,日本的要4000多万,而中科电气只要1500万,替代进口且价格低廉成为它最大的竞争优势。
珺沧海: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好,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能够推动巨大的技术进步,对钢坯(进而对钢材)质量能够有较大的提升。特别在钢铁开始拼质量的时代,中科电气理应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珺沧海:举个例说,为什么日本的钢材质量好,因为它们的技术先进,同样的钢材(化学成分相同)物理性能和耐用性要好于国内产品很多,其根本在于技术先进;同样的热轧卷板,日本的比台湾的贵,台湾的比大陆的贵。对于钢铁材料来说,所谓的技术先进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炼钢环节,其次是连铸环节,而中科电气主要是为连铸环节提供某些关键点的技术和成套设备服务,特别是电磁方面的设备;它能够使钢铁的结晶更致密更均匀,使钢材性能更好。
珺沧海:低过热度的恒温浇铸设备。该设备已经在首钢、邢钢等少数钢铁企业推广适用,目前正在向全国钢铁企业推广。
珺沧海:很抱歉,珺沧海很难用更简洁的语言将它表达得更清晰;但珺沧海要说的是,它的产品是好产品,它的技术是好技术,它的企业是好企业,有发展前途...
珺沧海:应该会的。我们以中间包加热装置为例算笔账——国内钢厂中有约300条线生产特钢和高端钢,以每条线应用一套单价为1500万元的中间包加热装置计算,其市场容量约为45亿元左右;国内生产汽车板和家电板的生产线约有50流,以每流应用一套单价为1200万元的板坯结晶区搅拌控流器计算,其市场容量约为6亿元。与唯一竞争对手日本的产品相比,公司这两个产品价格分别低60%和50%以上,此外还在设计上有更适用于老生产线的改造和体积小、本土售后服务等优势,因此公司保守预计可在新产品领域保持5年以上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已获得贵阳特钢、兴澄特钢和宝钢的订单,并且还有20多家钢厂已与公司做过技术交流,认为在经历推广初期之后,新产品将可能得到下游客户普遍认可,公司的订单和收入规模有望呈现爆发式增长。
珺沧海:不是。上半年业绩中主要是卖地收入(3000多万),但剔除这项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也在24%左右,增长势头非常平稳。
珺沧海:因为隔行如隔山。如果您不是钢铁业内的人,又没有业内朋友可以交流,很难弄明白它的产品,也很难搞懂钢铁的市场有多大。中国年产7亿吨钢,比2000年增长的6倍(当时仅仅1亿吨)。
珺沧海:最好等到市场底部确立再行介入。但珺沧海要说的是,现在主力资金或许已经介入了,但是后面或许会有挖坑行为。
珺沧海:因为钢铁行业近几年疲软,所以多数企业资金紧张,尽管中科电气可能不缺定单,但是回款速度是最大的问题,甚至某些账款有可能因为久拖而形成呆账坏账,这是最大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