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合不同周期 判别未来走势

(2013-08-10 09:28:47)
标签:

股票

分类: 大势研判

    关于大盘趋势问题,目前市场观点不一,在操作上也是众说纷纭,一杯沧海认为,从技术上判别趋势,更应该关注较大的周期,并注意从不同的周期趋势综合判断未来走势。

 

    月线分析——我们都知道,月线级别的上涨,定会引发一波大级别的上行趋势,那将是一波牛市,目前条件具备吗?抛开政策面和消息面,我们仅从技术面来看,可以结合不同指标来分析。从KDJ来看,大盘创出1849的低点,但KDJ指标呈现明显的底背离;再看MACD指标,大盘创出1849新低,但指标也呈现明显的底背离;仅从这两个技术指标来看的话,月线的确具备了上涨的可能。但能不能因此判断股市将开启一波月线级别的牛市呢?我们再看看MACD的红柱情况,红柱明显缩减到极限,按理说应该开始释放绿柱了,也就是说月线级别的下跌才刚刚开始,8月只度过了上旬,还有中旬下旬还没有度过,虽然目前8月呈现的是红柱,但是8月趋势还没有走完,最终收红柱还是绿柱还未可知,如果8月后市出现下跌,那么目前的红柱将变为绿柱,一旦绿柱开启,您还能说月线级别的趋势将要开始了吗?

    简单看完月线,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月线技术指标已经呈现背离,具备了开启新一波上涨的技术条件;但8月存在变数,上行下行还没有结论,需要到下旬才知道;再有,即便在月线具备底部技术特征的情况下,还要结合更小的周期走势予以确认。那我们不妨再看看周线和日线。 

图1(上证月线) 

结合不同周期 <wbr>判别未来走势

图2(上证月线)

结合不同周期 <wbr>判别未来走势

 

    周线分析——如果月线具备底部技术条件,周线也具备底部技术条件,那么上涨的概率就会进一步得到验证。我们不妨看一看周线技术指标。首先看周线中的KDJ指标,大盘创出1849的新低,但KDJ出现底部背离;再看MACD指标,大盘创出1849的新低位置,该指标也出现底部背离,并且绿柱逐步在缩短,再有2-3周绿柱或将缩减到极限,那或许预示着红柱将要放出;于是,我们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周线具备了底部技术特征,可以开启一波新的周线级别的上涨;特别是上面分析了月线技术指标,结合周线来看,同时具备了技术条件,当然,我们没有分析更多的指标,仅仅用KDJ和MACD两个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有兴趣再结合一下其他指标。既然如此,大级别的底部不是已经具备了吗?不,现在还不能得到结论,还需要进行继续的分析——MACD中的绿柱已经放出了2波,但凭沧海的经验看,后面还会有第三波绿柱,那里或许才是周线级别的真正底部;另外,周线浪型也不完整,还应该会有第五浪下跌;这也是主观认为周线还会释放一波绿柱的逻辑前提。分析完月线和周线,我们还要结合日线。
(上证周线)

上涨是为了积攒向下的能量

 

 

    日线分析——从日线技术指标看,KDJ指标在1849的位置似乎也具备了底部背离,对于这种背离方式,一杯沧海称之为相对背离,而不是绝对背离;从MACD看,1849的位置完全没有底部技术特征;再结合其他指标,比如DMI、VR、RSI、ASI等等指标,基本没有底部技术特征;那么从日线可以看出,大盘的底部尚需等待。另外,结合日线浪型看,目前仅仅是2444以来的第4小浪,最起码还有一波第5浪下跌;至于有没有延伸浪还未可知。所以,日线还不具备底部特征,还需要从长计议。

(上证日线) 

上涨是为了积攒向下的能量

 

    综合分析——以上我们分析了月线、周线、日线,从月线和周线来看,大盘似乎具备了开启一波上涨的技术条件,但日线还不具备。判大势,需要从大周期着眼,但要从更低级别的周期入手。一杯沧海反复强调过,看消息面永远做不过机构,分析政策面永远做不过国家队,看量能和资金永远做不过超级大户即敢死队和游资,散户只能从技术面加强研究和严谨分析。一杯沧海也认为,这一位置距离未来的底部不是特别远,但是如果因此放松警惕并且随随便便满仓进场等底则不太可取。不要说几百点的空间,或许一二百点的空间就足以让你放弃原来的执著,沮丧地在底部区域割肉造成损失。如果你能在底部进场,那么成本优势将转化成巨大的心理优势,持股待涨才是轻松自如的。所以,一杯沧海继续建议广大散户朋友持币等底!

 

 

    点击进入一杯沧海新浪微博,或从本博首页进入一杯沧海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