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静候发令枪
(2012-05-12 23:33: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政策解读 |
核电又要火了?
《华夏时报》记者8日下午致电浙江三门核电站得到的答复是“1号机组已恢复建设”,随后记者询问多个核电站项目得到的答复均称“已恢复建设”。
与此相关,核电设备供应商的新订单也在一夜之间骤增。哈尔滨电气集团近日接到江苏田湾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的多个设备订单。“最近获得不少新订单。”三大核电供应商之一的哈电集团办一人士表示。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各地核电项目进行得风生水起。河北省电力“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河北继续支持中广核、中核、华电、华能等企业开展承德、秦皇岛、沧州、唐山等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两个项目”。
国家层面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取代了往年“大力发展核电”的提法。与此同时,《核电安全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一旦这两个报告获得审批,预计至少4500亿元资金规模的核电项目市场将开闸。”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孙建平称。
核电回暖
一年前,因日本福岛核事故而叫停的中国核电新项目审批,至今也未宣布审批开闸。不过,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核电项目已经开始回暖。
有例可证:海南昌江核电1号机组于2011年12月28日完成穹顶吊装,进入安装阶段,比计划提前28天;首个签订核电主设备的合同已于2011年12月底面市——哈电与中核建设集团签署田湾核电站主设备供货合同;2012年3月,哈电再获山东海阳核电同类合同。
记者查阅核电站项目审批进程发现,上述机组仍未获核准开工,只是“允许厂址准备前期工作”。据统计,在国内类似的核电站机组多达16台。
过去一年,在新项目暂停审批的同时核电安检也没有放松,不过很多核电相关企业也一直“没有闲着”,中核、中广核都全力推进“二代加”技术改造成三代核电技术。
本报记者采访发现,去年一年核电看似遇冷,但实际上仍在续建的项目也不少,如岭澳核电站二期2号机组、秦山二期4号机组相继投运。
据悉,其它可能被审批的项目还包括: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号、6号机组,广东阳江核电站4号、5号、6号机组,福建福清核电站4号、5号、6号机组,江苏田湾核电站5号、6号机组,辽宁徐大堡核电站1号、2号机组,广东陆丰核电站1号、2号机组。
多位核电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2011年因“国四条”被叫停的主要是已核准但尚未开工建设的5台机组,分别为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3号、4号机组,福建福清核电站4号机组及广东阳江核电站4号机组。“一旦恢复审批,这几台机组肯定会先获批。”中广核办公厅李志远说。
“最有可能第一个获批的是田湾项目。”9日,中核集团人士告诉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