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三季度末,重阳对冲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重阳1号”)持有新和成1585.76万股,占总股本的1.46%,为新和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外的第二大股东,按照三季度末的收盘价15.08元计算对应市值2.39亿元。
除了重阳1号以外,另一家知名私募淡水泉投资也于三季度新买入了新和成。披露信息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淡水泉精选1期持有631.12万股新和成,占总股本0.58%,对应市值0.95亿元。
可以肯定地是重阳进新和成的时间是7月15日.那天新和成收涨停,最大买入额1.6亿海通证券上海建国西路营业部,我查了重阳投资的开户也是海通.而淡水泉和两家qfii就不知何时买入,唯一能肯定的是目前新和成股价尚在机构建仓成本区!
我进了这两家私募基金的网站,他们都和我一样,基于公司的基本面选择,关注行业增长空间,行业周期,行业格局,公司在行业中地位,公司管理层质量,未来业绩增速,财务是否稳健,及公司目前的估值,希望发现被市场忽略的好公司,而且这种好公司的价值会被市场最终认知。
难怪私募建仓第二多的晋西车轴像庄股一般猛涨,而排在第三的新和成则走得如此之弱!里面的资金都是等别人抬轿的高手而不是晋西那样的弄潮儿!
回头看我先后几次进新和成。最早925那天敖东在18.5时,我换仓14.98的新和成,然后在敖东达到20元时全仓了15---15.08元的新和成。我第一笔交易的那个时点,新和成和敖东的市值相同都是165亿。跟踪我的博友就会理解我在敖东再涨10%的情况下加仓新和成的决策。
一直到10月14日我当时写了梦里关河惊契合那篇博文转发到雪球论坛,@了新和成的资深投资者天天有鱼,他提醒我关注生意社中ve的报价,我一算三季报只能到业绩预告下限立马决定在医药股火热的10月15日抛出,回避了近10%的股价回撤。
这次我又是抛了最近的大热门股中山公用买的14.4的新和成。原因就是它的价值依然是我认可的-----管理卓越的大消费领域的优质民企。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在我看来任何股票只有一个标准---安全边际。我不会因市场喜好来给某些公司高的pe而给某些公司低的pe.当然银行股例外。因为安全边际的核心是寻找基本面和估值的极限位。极限的意思就是企业最坏的情况。而银行股在我看来只是估值到了极限位,但整个行业的经营则是刚刚经历了最好的黄金岁月。
市场在不同的领域是有效率区分的。低效的市场机会多,但实现的慢,要求投资者有足够的耐心,毅力和自信。银行股就是低效板块,像宁波友就敢于在每一轮银行股跌到最低迷的时点加仓,这个是有大智慧的,很多博友则相反,跌的时候茫然,涨的时候追。
高效市场则是像晋西车轴,中山公用这样的热门板块,它要求投资者有纠错和跟随能力。要以市场为先,不能像我这样拘泥于估值。
市场是集体智慧的最好的表达场所。而且我真的认为我们今天的市场只要是100亿流通市值以上的还是有效市场。只不过大家对成长性更有热情。tmt,医药,消费行业处于上升期,整个行业增速较快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的好公司具有较强的竟争地位,销售和利润的增速更能超越行业,但是这样的好行业好公司不一定是好的投资标的,因为它们的成长性已被市场挖掘,没有好价格,比方说海天味业,那是超市里只有两家先付款的公司(另一为茅台),可是你看它的市值,一上市就是近500亿!
今天的中国社会,靠大胆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高负债经营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盲目多元化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做投资也要像做实业一样,要找有核心竟争力的公司,而且要找已经经历了行业严酷的洗牌后剩下来的龙头企业。
刚刚看盘,俺抛掉的中山公用收涨停.敖东则在我抛的基础价再涨了20%.
点个题,逆向投资就是磨练我们的心智啊!新和成,你何时能等到风起时?新材料or蛋氨酸?花园生物和金达威怎么就不能提升你的估值?早些年就投资了中国著名pe企业上海联创投资怎么就没看到成功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