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1时间变化下,每10年归类为一代人。例如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
2时间变化下,每一代人形成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不同时期,不通时期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分工。
3同一代人与不同代人,同一时期共性是非常强的,就是说70后青年时期和80,90后的青年时期的认知和行为基本一致。可以简单的预测,70后大学毕业后第一次拿到工资以后(可支配收入)与90后一样,遇到当时代的新鲜玩意都想买来玩玩,70后买的是大哥大,BP机,90后买的是苹果,小米手机而已。
4.共性的行为引发相似的市场现象,
底层参与者——例如对于股市(类赌场),每代人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表现出的兴趣度是相似的。2000-2005年入职场的1975-80左右的职场主角,第一次见到获利示范效应(牛市)的冲击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狂热完全可以照搬到下一代人身上。
顶层参与者——由于每十年,基本上上到国家权力机构,下到上市公司董事会,都会进行大比例换水,两手空空的新生代与吃饱喝足没动力干活老一代革新动力是不同的。(想想一下大学刚毕业的你和在单位混了10年以后的已经结婚生子的你,当年的闯劲现在还有么?与单位新来的人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我一直认为,牛市,熊市,以及牛熊之间的震荡市,其实与春夏秋冬四季没啥区别。只是周期不同而已。四季的间隔周期是365天,牛熊的间隔周期是10年而已。当别人用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论文论证未来不可能出现大牛市的白皮书的时候。我总是不屑一顾,因为时间快到了。
不是么?3岁的你兴致勃勃玩弄半天的心爱玩具,10岁的你玩腻了丢弃了,丢给另外一个3岁的小孩照样会兴致勃勃的玩半天。仔细观察你和他3岁时玩的玩具的视频,神情居然出奇的一致。(如果心爱玩具=赌场A股呢?)
有个网友说的好,近百年来牛市熊市重复的不是别的而是人性,而人性见到获利示范效应表现出来的贪婪(牛市),和亏损作用表现出来的恐惧(熊市),近百年来几乎没任何变化。我深表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