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迷八卦招行
(2014-05-13 07:45:57)
标签:
股票 |
当晚回来,就百度了“招行历任行长” “招行第一任行长” 这些历史性没有什么异议的资料,居然前3-4版都没有。反而更多的是马蔚华的,少量现任田行长的信息。原因是什么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媒体网络包括招行公关(也许)更多 的是关注和宣传马蔚华。老行长觉得被忽视可能是不满的原因吧。
想当年,王士祯创立招行的时候,招行就是一穷二白,王是老上海交大毕业的,招商局负责购船等大事的人物,按学历和早期经历肯定觉得比马有优越感。这不是主要的。
94年左右,国内银行很多都无法联网,全国通存通兑还是天方夜谭。当时对IT 系统的建设还是有分歧,就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集中式在当时的电力、硬件和通讯条件下,成本非常昂贵。分布式便宜,但实际是在业务层面有很大隐患。当时工行建行基本是决定走集中,而中行还在犹豫,所以当年出了开平那个事情。这证明了分布式数据的实时性,业务的流程做不到全盘的监控和稽核,留口子给下面去搞歪门邪道。
之后当然就对集中式毫无疑问了。
当时声音很多。搞集中式的都被骂是IBM 的走狗,很多厂家特别是国内的都忽悠搞分布式。IBM ,花旗,麦肯锡这些都建议集中。今天大家都很明白的一个道理----工具、方法要围绕着业务来转,而不是反过来,当年可不是那么简单地有结论呢。况且,还涉及到权力的上下的分配。中国是只有朱老板以后收权,才形成了总部的强势,以前地方诸侯牛逼的。
招行很幸运地,原来就是个白丁,所以自然上来就是集中式,上IBM AS400 ,双机备份支撑所有业务,软件开发工具环境完整。所以天然的在账户统一管理,稽核,新业务推出方面有效率和先发优势。95年推了个存取款凭证(好像是这个),当时是给了客户很大方便,反应特别好(我都记不住当时怎么用的了,因为当时也没几个钱),马上又推出一卡通,当年 深圳人应该都知道,招行那是满大街摆摊,上写字楼推销,开卡条件很松。就是这张卡片,奠定了招行的基础。招行的所有分析都胡扯,主要就是这卡,这是在王士祯行长的锐意改革下推动的。
当年的招行就是个屌丝,四大行,交行都比它牛多了。它只能做人家看不上的事情,勤快地扫街扫楼。后来它成为高富帅了,就官僚,死板了,而民生就到各个市场、特色产业地去跑,所以人家民生就追上来了,民生以前就是个屁,就是刘永好等人的提款机,直到董文标正式掌权。
这些卡片的主人当时都是来自于各地的相对比较出色的人(敢闯深圳起码比较有冒险意识和主见吧),加上深圳给大家提供的机会,10年后只要留下深圳的,都不会是白丁了,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高净值客户。同时这套也在全国推广,一直到99年王行长退的时候内地的推动也正是进入比较良性阶段。而在当时各个银行都没有服务意识,招行服务好,行员漂亮。当年把妹都是以泡到招行的妹子为标杆的,那些早期富起来的老板第一选择是深航妹子,第二是招行。招行算不算色诱客户? 呵呵,营销嘛,如何吸引人总是关键。
这一招奠定了招行的基础,直到今日,都是靠这个。王士祯行长买了鞭炮,让马蔚华点了,功劳都记马蔚华头上,到处都歌颂马蔚华,你说他能不气吗?
当然,有些事情好招昏招是相伴的。比如招行的离岸业务。细节不说了。有好有坏,但都是因为可做的业务少,想出来的创新。
这里面不能不提一个人----徐连峰。他原来是中行伦敦分行的,被王行长91年请来当了电脑部经理。这个人脑子清楚,思路就是国外那套大银行模式了。又懂业务(其实早期电脑部的人对流程比具体业务部门的人一点不差)。找了批技术人才,自主开发了很多产品。为了搞好兄弟们的福利,还成立了一个奥尊公司。这一干就是20多年,很少有哪个银行电脑部的头能干20多年,不是升官就是退休了。是个幕后英雄,居功至伟。新业务的推出,没有一个强大稳定的后台IT 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招行的网银是最受好评的。
没有当年王行长慧眼识英雄,就不会有徐连峰。
马蔚华99年来了以后,其实基本沿用以前定下来的那套,比较顺利。真正的创新应该只有网银吧。
前面大段是周末胡扯,可以跳过。
----总结:大部分企业都不是天生富贵,都是要立足于自己的现有条件,积极面对市场,创新,勤奋,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无所谓什么是最好的招。NND ,我也想学李公主给人介绍生意就有米西米西了,行吗?
而我们看问题的归因确实要慎重,很多现象的原因很可能不是你想的原因,虽然相关性很大,但直接说是因果性是不对的。当然,很多时候把握相关性,即使大家认为的因果是错的也不妨碍赚钱。
现在的银行,管理人员水平都很高,也有很大的业绩压力,基本上创新而超出人家是很难的了,除非象标叔那样把银行开到人家家门口的吓死人的做法,否则都会很快复制。团队的作风,文化比招数重要。
招行这个做法,恰好是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做得最适当的行为,我非常赞赏。这种小微客户衍生的方式,风险会比较低。现在增速大,可挖掘的存量空间大吗? 希望招行能披露更细致的数据。
当然,还得了解一下其具体做的方式,我想,金葵花有多少人有贷款需求呢?我感觉深圳金葵花起码7成人没有贷款需求吧?
至于说招行为何不能获得比民生更高的利率? 招行的人肯定抽你----你妹的,我头顶刚好有片肥美的葡萄,踮脚够一下就能摘到,管饱管爽了,你非让我像个猴子那样上树摘个椰子。个是大,水也多,炖鸡还能补身子,可哪天哥们失手了,就嗝屁了。
虽然他肯定是夸张了,但企业运作,按照自己特点,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照顾股东利益最实在。他获得了高利息的同时成本上去了,你股东也不见得落好。
对数字敏感的人可以考虑招行几个数字:
1.目前的ROE 和PB 是什么水平?
2.ROA 和净利差什么水平? 是否可以提升?
3.成本收入比有多大改善空间?
4.资本得到补充后明年的资产规模同比今年是否有空间?
5.目前贷款计提偏低影响会是长期的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