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2011届初中地理总复习《学在荆州·地理(中考篇
(2010-09-01 10:26:08)
标签:
杂谈 |
荆州市2011届初中地理总复习《学在荆州·地理(中考篇)》
编
一、编写目的
荆州市2011届初中地理总复习《学在荆州·地理(中考篇)》是由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我市2011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编写的。编写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训练和检测初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师生,服务学校;帮助学生控制复习范围,把握复习标高,减轻过重的复习负担,提高复习备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总结和推广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成功经验。
二、编写理念
1、体现导学精练的特点,注重基础,兼顾能力训练和拓展。
3、充分考虑学科教学的实际和复习备考的要求,力求题量适中,标高适度,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编写依据
1、《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的上、下册和八年级的上、下册,共四本教材。
四、编写体例
1、以课本的“章”为编写单元。
2、每个编写单元共设置二个栏目,即“双基导学”、 “强化练兵”。各栏目的具体要求为:
(1)双基导学
(2)强化练兵
五、编写要求
1、题型、题号和答案的要求:
(1)每个编写单元试题的题号前后要连续;
(2)所有的试题都需要有答案,并集中编排于后。
2、版面安排:
(1)正文的版面共计64码,具体的编写内容及版面安排见下表。
(2)参考答案的版面另外计划。
3、交稿形式:
接受word文档打印的电子稿和文稿。
4、交稿要求:
(1)正文的语言表达要精练、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性强,避免口语,杜绝方言,题目新颖,严禁抄袭。参考答案要准确、简洁、完整。
(2)所有的稿件要符合“齐”(稿件没有缺漏,体例统一,栏目齐全)、“清”(语言表达清楚,图表、符号清晰)、“定”(稿件没有需要增加和删除的内容)。
(3)用word录入排版时,统一使用40×38的版芯、5号宋体字分两栏录排,即每16开码从左到右每行40个字,从上到下共38行。
(4)交稿的截止时间为2010年11月底。要求各位编者按时交电子稿和文稿。
(5)未尽事宜,电话联系。
联系电话:13972133101办公室电话:8440083
六、编写见样章
七、编写内容及分工(页码不含答案)
单 |
姓 |
章 |
页 码含 |
监利 |
邓小林 |
第一章 地球与地球 |
7 |
市直一中 |
黄崇文 |
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 |
4 |
沙市区 |
覃东升 |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
6 |
石首 |
张庆海 |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
3 |
石首 |
张庆海 |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
2 |
市直东中 |
常晓媚 |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
2 |
市直东中 |
常晓媚 |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
4 |
英华 |
孙力 |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
4 |
公安 |
刘尚华 |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
3 |
公安 |
刘尚华 |
极地地区 |
2 |
八年级编写内容
单 |
姓 |
章 |
页 码 |
江陵 |
雷辉 |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
4 |
松滋 |
陈孝明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
4 |
市直实中 |
李俊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
4 |
市直实中 |
李俊 |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
2 |
洪湖 |
徐荣 |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
4 |
市直六中 |
孙伟 |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
4 |
市直六中 |
孙伟 |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
2 |
荆州区 |
秦清德 |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
2 |
荆州区 |
秦清德 |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