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与咖啡,中西文化的交融

(2014-06-03 00:45:33)
标签:

演讲辞

张少慧

广东工业大学

赴美

文化交流

分类: 演讲博文

中国梦赴美演讲团演讲辞精选

茶与咖啡,中西文化的交融

http://s12/mw690/001S0qmFgy6JmZiQqHVeb&690

广东工业大学  张少慧

女生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张少慧。非常高兴我们能聚会在这个神圣的知识殿堂,与在座各位分享中国文化。我来自茶的发源地——中国,更成长在有着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广东潮汕地区。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位西方朋友买了一盒精美的中国名茶——铁观音,由于没弄清楚泡制方法,用了磨、煮咖啡的方式煮了喝,之后向他的中国朋友感叹道:“中国的Tea怎么那么苦涩啊?”

      这虽是一个闲聊的小故事,但却让我们感悟,茶与咖啡,这两样看起来很普通的东西,其实蕴含着许多的文化内涵。

 

http://s8/mw690/001S0qmFgy6JmZpy47Bc7&690

      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在学校、公司还是商场、大街小巷都有人拿着咖啡杯乐在其中;中国则有一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有“琴棋书画诗酒茶”,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仅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需要,更是承载着人情和文化。

      茶和咖啡不但有极其相似的提神功效,同时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在西方,和朋友们一起喝咖啡重点是在于喝而不是在于咖啡。西方人待客用咖啡让客人感觉放松和惬意,中国人则把茶作为情意的媒介,待客用茶是含蓄表达感情的方式。

  “咖啡”(Coffee)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有“力量与热情”之意,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总的说来也是热情洋溢、奔放自由、简洁随意。中国文化里,情景、意境非常重要。中国茶文化中的茶道茶艺考究整体氛围和泡茶过程。比如茶馆环境的雅致、悠扬的轻音乐、琴棋书画一应具备;完整的茶艺表演基本都要经过十道左右的工序。中国茶道基本精神可归纳为“四谛”:“和、静、怡、真”。一杯茶,几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精神的统一——对茶器茶具茶客的恭敬关怀体现了儒家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仁爱思想;如何泡好一杯茶和对茶的专注与投入,是以佛家的“普度众生”精神为宗旨,达到人茶合一的境界;道家所讲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通过茶释放内心通达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一个主要的文化根源——爱人爱物爱和平。中国茶文化与咖啡文化交融汇入世界文化,将是一个伟大的进程。

 

http://s16/mw690/001S0qmFgy6JmZsyz7N7f&690

 

      如今,茶和咖啡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两大饮品。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世界各地的很多朋友都爱上了品中国茶,他们甚至感叹:“之所以爱上中国的茶文化就是因为在那个泡与喝的过程中,温度与量的不同,就会调制出不同的茶味儿来,这是一个相当吃惊的变化,很有意思!”美好的友情也就在这喝茶品茶的过程中蔓延、升华。

      美国茶叶协会主席约瑟夫•西姆兰尼也曾在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说:“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各自的语言、风俗习惯和文化,但是这里有一条纽带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对世界上最好的饮料——茶的挚爱。茶已经成了世界上除了水之外的饮料,我想说的是茶叶是中国送给世界各国的礼物,当然它也是一份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的礼物。”

     是的,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茶和咖啡已然成为向世界传播友谊和文化的天使,朋友们,让我们在品茶喝咖啡中深切感受中西文化的交融!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国饮,我愿以中国人民特有的好客与热忱,诚挚邀请您——有空到中国来品中国茶!

      谢谢大家!

 

http://s9/mw690/001S0qmFgy6JmZPb2Mof8&690                   张少慧老师主持蔡顺华广东工业大学专题演讲会

http://s5/mw690/001S0qmFgy6JmZuYhiA24&690                            中国典籍园林     蔡顺华摄于广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