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介:毕德生-改变生命的54封信

(2011-06-26 12:49:28)
标签:

畢德生

傅士德

灵命成长

圣经

祷告

敬拜

分类: 好书介绍

有人形容他身材削瘦、秃顶、满脸鬍鬚,像极了修道院的苦行僧,称他为“凡尘中的旷野修士”。但是,这位灵修大师--毕德生牧师(Eugene H. Peterson) ,却以12年的时间,用现代人熟悉的语言,独立完成了《信息版圣经》翻译,如今销售量已超过六百万本。他还写了30多本书,其中很多是长销书。毕德生与傅士德(Richard Foster),并列为现今北美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

 

牧师中的牧师
尤金•毕德生,1932年11月6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后来随家人迁居蒙大拿州。当地的湖光山色,孕育出他质朴、真诚的生命。

 

1962年,他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郊区,创建教会,担任牧师长达29年,直至1991年退休,约有五百位会众。他在加拿大温哥华的维真学院,担任灵修神学荣誉教授,直至2006年退休。

他从自己熟悉的牧会,不断思考及探问,写了一系列有关牧养的书,使他有“牧师中的牧师”之称。他集牧师、学者、作家、诗人等身份于一身。近几年,他专心从事“圣经灵修学系列”写作,预计完成5本书,包括《圣经好好吃》。

 

毕德生的著作,近年来深受华人读者喜爱,已有多本翻译成中文,包括《建造生命的牧养艺术》、《重拾无私的祷告祭坛》、《全备关怀的牧养之道》、《追寻呼召的探索之旅》、《听主微声》、《诗情祷语》、《改变生命的54封信》、《与马同跑》、《天路客的行囊》、《颠覆灵性》等书。

这里我要介绍的是毕德生很特别的一本书:《改变生命的54封信》,本书原名《挚人智语》,去年校园出二版时改名。这是他积35年的牧养经验,20年的写作观察,浓缩为54封改变生命的书信,与朋友“阿谷”对信仰与教会生活的属灵对谈。毕德生文笔生动活泼,徐成德译笔流畅。

 

我把这些信件,按照毕德生所讨论的主题,分为:属灵生命,读经祷告,信仰与成长,教会与服事,大自然之美等5个部分,逐一探讨。使读者深受体会到,生活中上帝的恩典无所不在。

 

属灵生命
毕德生对于什么是“属灵”有很独到的见解。属灵不是情绪高涨的气氛或外表的敬虔,或是把生活划分为圣洁与世俗。属灵是圣灵所坚定的人,拥有的内在生命实质。他用(约翰壹书)4章8节 “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来测量人的属灵状况。

 

至于如何开始属灵生活,关键不在于“我要做什么”,而是“圣灵在我生命中做了什么”。信徒的成长或属灵的塑造,是神在基督里,藉著圣灵在我们生命里工作,这是恩典。不是我努力去做什么,乃是“照袮旨意成就在我身上”。每天像孩童一样,凭信心领受与顺服。自己越做越少,让圣灵越做越多。圣灵会在属于你的特有环境中,在你心中塑造基督的生命。

 

基督徒的生命,是在家常日子中汨汨而出的,正如救赎的神隐身于马槽与十架,就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基督的生命在我们身上渐渐成形。

 

读经祷告
毕德生认为圣经最平易近人,最有生命气息,最能建立群体。当你有顺服,祷告的心,将自己置于神话语的影响下,神就在你生命的诸般情境中对你说话。

祷告是我们能做的,包容最广、范畴最大的行动。祷告不是宣读购物清单。耶穌教我们的主祷文,是以神的名与神的国开始的。对于相信且跟随耶穌的人,祷告是生命的中心,涵盖全部的行事为人。

 

祷告不是自己主导,乃是专注于神,是圣灵在你里面工作,让耶穌为你祷告。祷告的实际就是耶穌在父神的右边,长远活著,为我们祈求(希伯来书7章25节)。这样的祷告,使我们与神的关系日渐亲密。

 

培养祷告习惯,可以从小处著手,以简短的祷告开始。研读(诗篇)可以发现:在各种景况中,人都能祷告,随时与神相遇。如果每天以主祷文祷告,就相当于简洁、集中地用里面的六七项祈求,来塑造你的每一天。

 

不用担心祷告太细琐。祷告越落实在具体生活中越好:散步、煮饭、唱歌、画画,都可以是祷告。若把每一天,我们都当成是在神圣的空间与时间里所参与的永恆,就能体会保罗所说的“不住的祷告”。祷告是你活出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你的祷告。

 

信仰与成长
以祷告的心,读神学好书,探索神的属性与作为、我们受造与被拣选的意义、如何去做神要我们做的工作,以及,学习以神的角度来思想,以神为一切思想的前提。要知道,我们应当关注的是神,而不是我们自己。

 

不妨给自己列出10几本大师的作品,如: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经典著作的《遵主圣范》及《天路历程》,灵命塑造的《团契生活》,有关罪和魔鬼的《地狱来鸿》等书,在几年内反复阅读。毕德生在《点.阅》一书中,将多年来帮助自己成长的书籍列出单子,附以简单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

 

毕德生本著“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谈如何面对“当德高望重者失败时”。他告诉我们,正因为“恶”,我们才要宣扬救恩,而不是出售粉饰太平的“信仰化妆品”。

 

至于自己生命中的乾旱与沙漠,是进入迦南地必然的过程。存祷告的心观察内心,及周遭环境,留意神的灵如何在这些处境中行事。不经过旷野与黑夜,就不算真正跟随耶穌。

 

被神遗弃的感觉,大卫及耶穌都感受过,但却能引导我们进入宽广与自由的新天地。因为我们体会到了“盼望”的真实--就像孩子被一双大手抱起,将其提升到更深、更远、在神里面的天地! 

 

教会与服事 
生命的基本抉择,并不是“要不要相信神”,而是“要敬拜祂,或与祂对抗”。对抗就是圣经所说的“拜偶像”。而敬拜,是信徒在基督的救赎与上帝的圣洁中,重新调整自我,得到整全。

 

神呼召罪人悔改,然后满有耐心、慈悲、恩典地塑造他们。主日崇拜时,人以相信的心聆听圣经中神的话,敬拜祂的圣名,发出祷告,在圣礼中领受基督,祝福邻舍,并且等候国度降临。这是圣灵塑造信徒的圣洁生命。

 

对于投入扶贫或公义活动,毕德生认为,只有从“基督正在成就什么事”,及“愿袮的国降临”这样宏观的角度来参与,才能为这罪恶的世界,带来真正的盼望。

 

每个信徒都是蒙召全时间服事,工作或家庭就是服事的工场。教会的青少年事工,不一定要专业人员,重要的是真诚关心孩子们,花时间培养个人关系,一起煮饭、吃饭,讨论好书、议题……在宽宏、亲切的气氛中,为他们营建一个尊重与喜乐的家园。

 

大自然之美
毕德生自述,他在漫漫的雨季中,操练朴实、虚己的心境,让圣灵充满。他去海边散步,把自然之美编织成细緻的祷告。他从春日的野花与週末的爬山,想到天路上有人相伴的祝福。从山径残木上的彩色小鸟,印证心中深知的恩典,因而充满感恩。飘雪的静默里,感受冬日的冰冷如何转为温暖的圣诞喜讯……

 

读后心语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满溢著温馨。原来天地之间最美好的恩典,就是耶穌基督不仅是救主,也是知心的密友;我随时可以信靠、交託,在圣灵帮助下走天路;在敬拜中,我经历神的塑造,生命更加整全与茁壮!(刊登于举目杂志2011年7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