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传统- 充满美德的生命
(2010-08-17 07:56:46)
标签:
信仰登山宝训雅各耶稣美德文化 |
分类: 好书介绍 |
傅士德(Richard Foster),是当今北美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早年所写的《属灵操练礼讚》、《简朴生活真諦》、《祷告真諦》等书,对于各种属灵操练有详尽清楚的介绍,深受读者的喜爱。2001年他的近作《属灵传统礼讚》(Streams of Living Water)之中文译本,在天道书楼出版,再度成为灵修精典名著。
该书共有七章。第一章“效法基督”,将灵性的源头指向耶穌基督。接著六章,他探索“静观、圣洁、灵恩、社会公义、福音、道成肉身”六种属灵传统。以下介绍的是圣洁传统,全文请看“好书介绍”-
书介:傅士德(属灵传统礼讚)。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2902e90100hqaf.html
圣洁传统(Holiness Tradition)
——充满美德的生命
耶穌在旷野四十天,拒绝了经济、宗教、政治三大试探,表现出深藏在祂生命里面的圣洁美德。耶穌的登山宝训及爱的律法,注重与上帝建立关系的内在生命,帮助我们建立起圣洁习性,有能力对外来的试探做出合宜的回应。
A.历代圣徒——帕菲比(Phoebe
Palmer,1807-1874)
出生于苏格兰的帕菲比鼓励圣洁之道,被喻为教会至今最具影响力的女神学家。因爱女在意外中丧生,她寻求上帝的安慰而进入了更亲密的契合。她竭力追求全然成圣。她选择心灵意志完全降服,持续不断将自己献为活祭。由此发展出的“祭坛神学”,成为褔音派属灵生活的一部分。她的影响力非常深广,表现了十九世纪圣洁运动所独有的个人敬虔和旺盛灵命。
B.圣经人物——雅各
耶穌的弟弟雅各,从嘲讽者变成教会的柱石,他的转变来自复活的主亲自向他显现(《林前》15:7)。雅各书信与登山宝训及希伯来智慧文学,其共通之处在关注行为的源头,注重道德品格的塑造。《雅各书》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新人,带著坚定的喜乐迎向试探。心灵的洁净是所有正确行为的源头,这正是《雅各书》的中心信息。
C.当代典范——潘霍华1906-1945
潘霍华是德国的神学家及殉道者。他在希特勒席捲欧洲时,以殉道见证“重价的恩典”。他具有强烈的信念,以基督为万有,注重属灵操练,看重耶穌对人进入门徒生活的呼召。
他强调这恩典是重价,他的内心深植美德,因此能在历史性的时刻,选择与德国共度艰难。他也十分看重自由、负责和顺服的德行,重视教会的纯正洁净,相信世界急需公义的行动,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分担了世上的苦难。
D.轮廓、强项、危机及实践
轮廓:圣洁是心灵持久的专注,是积极培育灵性,在纯洁和成圣的恩典中成长,与上帝满有爱的联结,不断拓展生命。
强项:以不断进深的内在品格为终极目标;对行动的泉源即心灵特别关注;认定品格更新是可能的;练习在恩典中成长。
危机:律法主义,当人把注意力从内心转至外在事物时便会出现;行为主义,企图以行为赚取上帝的接纳;完美主义,否认内心的真实情况,关注行为是否完全。
实践:持之有恆地操练灵性;邀请同伴彼此激励;跌倒了就重新开始,坚毅会建立习惯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