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成为宣教士的朋友

(2010-03-24 07:44:53)
标签:

宣教士

灵命成长

朋友

杂谈

分类: 生命成长

高中时在家乡的小城里,我参加「小麦牧师」开办的英语查经班。上了大学,在校园旁的教会里,又认识风趣的「狼牧师」,讲一口优雅台湾话的汉弥顿牧师,及开放温暖家庭的赛尔小姐。这些高鼻子、白皮肤、灰蓝绿眼珠,离乡背井的宣教士,在我属灵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深刻的轨跡。


及至年长,身旁朋友一个个被主呼召走上宣教之路。终于有一天,神也选召我成为「宣教士之友」。以下的见证就是我所收集有关宣教士,和信实的神如何供应祂僕人的故事。

 

(1) 迢迢生产路,慈母远方来
我只见过他们一次,就被他们一家三代在中国及东南亚各落后部落宣教而深深感动。九三年夏天,我得知她将到澳洲医院待产,就寄给她所属的宣教机构三百元,指定作婴儿的礼金,当时离预产期还有几个月。当母亲告诉她不够钱买飞机票从美国东岸到澳洲为她作月子时,这笔钱正巧辗转到她手中。她经过祷告后,把这三百元寄给母亲,母亲得以来照顾必须开刀生产的她。三个礼拜之久,母女、祖孙欢然享受天伦。

 

又有一次,当他们回美国述职时,神感动我匿名寄三百元奉献给他们。后来她先生写信由宣教机构转来,原来他们那个月的需要,正好短缺这个差额,而几天后,神就如此奇妙补足了。

 

(2) 乳牛与猪的故事
他刚委託律师完成「生前信託」,把百分之六十的遗产捐给宣教机构,余下的才由家人均分。他十分满意这样的安排时,就读到有关乳牛与猪的故事。

 

有一天,一隻猪志得意满地对乳牛炫耀说:
「我对人类的贡献无与伦比。从头、耳朵、舌头、内臟,到全身的肉、腿、蹄膀,都奉献给人类,丝毫没有为自己保留。」


只见乳牛慢条斯理地回答:「对啊,只是你死后才奉献自己。而我在活著时,就每天供应主人热腾腾的牛奶。」

读到这里,他心中知道自己还得多向乳牛学习呢!

 

(3) 遗爱在山间
当他年迈力衰,感觉快要向主交帐了,心中却遗憾未曾出去宣教过。这时一位短宣回来的朋友,带来泰北山区的消息,宣教士感谢他为录影机奉献,现在各地山区的小朋友可以观赏外地带来的福音影片,而宣教士和同工也可以藉教学录影带来进修,这些都是当初他没有想过的。神已让五饼二鱼喂饱许多他未曾见过的人。

 

他又忆起自己曾奉献为非洲宣教士建立「传道人训练中心」,及奉献泰缅山区阿佧族的建堂,支持阿佧族传道人生活费等。这时,他不禁为曾参与这些奉献及代祷而感恩,他的肉体必要朽坏,但撒下的福音种子,将使他的生命遗爱在人间。

 

(4) 探访神学生
当年她是个年轻女孩,信主不久,不知能参与什么服事。有人要去探访神学生,她就跟著去。以后每年感恩节,家庭团契邀请一些神学生来「感恩之夜」分享,她就去认识他们。圣诞节时,她会寄去围巾、袜子之类的小礼物。时间一年年的过去,当年的神学生如今已有多位成为宣教工场的精兵。当她从属灵刊物上读到他们忠心服事的报导时,心中常有满足的喜乐。

 

(5) 过境的宣教士
有次教会找人接待从台湾来美国开会的儿童佈道团同工,她自愿参与,后来就继续保持联络。一个育幼院的合唱团来教会演唱筹款,她就开始为他们奉献。又有一位乡村佈道团的同工来教会分享异象,她按《乡福通讯》写信给同样是单身的女宣教士,长期关怀与联络。这些联繫至今都已超过十年之久,都是从教会的特别聚会开始的。

 

(6) 旅行时探望当地宣教士
她回东南亚探亲时,都会安排与当地宣教士见面,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及需要。如果不在同一城市,她会打电话联络。在美国外州的宣教士,她会寄卡片关怀。有一位宣教士生病开刀,她就请当地花店送花。她觉得这是甘心乐意的服事,不是宣教部同工的职责。

 

(7) 寄进修材料及属灵刊物
她所支持的宣教士在作大陆学人事工,她常订购大批相关杂志及培训材料寄去。她上神学院延伸制课程时,也会订购上课录音带及讲义,给外地的宣教士进修。

 

(8) 宣教士子女教育
他想到自己的小孩进最贵的私立学校,而宣教士却必须为子女的学费烦忧,就常为宣教士子女教育基金奉献。有位在中亚的宣教士必须在家教育儿女,他立刻为教材费用奉献。

 

(9) 赞助年轻人短宣
朋友的下一代有许多机会参与各种短宣,不论去中国、北欧、或大西洋海岛,他都会奉献支持。随著这些年轻人的代祷信,他的视野与关怀也扩及全球。

 

(10) 宣教士筹款
最近他在《爱声报》读到一篇有关两位西方宣教士筹款的文章,一个是筹款要去台湾宣教,一个立遗嘱要建立「工人培训中心」,培育同工去中国宣教。他被这些西方人对华人同胞的爱所感动。当他寄奉献去,又收到他们诚恳的回信时,心中更有感动愿意继续代祷与奉献。

 

(11) 婚礼与丧礼
有一对宣教士结婚,请朋友把礼金直接写给宣教机构。另一对夫妇在丧子之慟时,请亲友把慰问金写给教会的宣教基金。

 

从这些真实的见证中,我发现对宣教的奉献可以是丰富而多样的。我个人从九四年起,每年有一个「宣教档案」,用二十四个有透明口袋的档案夹,存放教会差传支持,及自己联络的宣教士来信,并排出每週五早上为宣教禁食祷告,及写信给宣教士。

 

你问我个人经历神什么奇妙的祝福?我只能说:当「宣教士的朋友」是我莫大的褔份和应尽的本分。神已赐我家人平安,生活无忧,我还要求什么呢?★
(刊登于传扬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