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蒙马

(2014-08-22 07:33:30)
标签:

昭通市

乌蒙马

堂琅铜

朱提银

巴蜀盐

分类: 彩云之南
                               乌蒙马

乌蒙马

       云南昭通市史称乌蒙,出武将,产名马。
  
  《滇南见闻录》载:"滇中之马善走山路,其力最健,乌蒙者尤佳,体质高大,精神力量分外出色,列于凡马内,不啻鹤立鸡群。昭通地区古称乌蒙,是乌蒙马的原产地当地出土的三趾马、云南马化石证明,早在距今100万年以前的更新统时期,这里就是原始马的栖息地,曾有报道说,在20世纪30年代初,白水江流域仍有"野马"活动。乌蒙马是三趾马、云南马和当地野马在长期进化中经自然筛选,再由人工驯化培育获得的优良品种
  乌蒙马身材匀称,骨骼清峻,性情温顺,四肢端正,关节强韧,筋腱发育良好,行动敏捷,是驮、乘兼用的优良品种。前清有一位大名田至的巡抚写过一篇《乌蒙马说》,这位说"马"的巡抚先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著名的水西马的体态及"逐云飘电"的神力后,笔锋一转,为乌蒙马写下一段极为精采的文字:"然而未若乌蒙之马,体貌不适水西,神骏过之。食苍茛之根,饮甘泉之水,首如雅,脓如磨,齿背广,以平途试之,夷然弗屑,反不喜走,而志在千里,隐然有不受羁勒之意。所以英雄之才不易测,而君子之德贵养晦也。说的是马?是人?是负重致远的乌蒙马启迪了乌蒙人的心智,抑或是胸有丘壑、晦以养德的乌蒙人蕴化了乌蒙马的性灵?
  据昭通汉墓出土的"人逐马图"、"车马画像砖"考证,最迟不晚于两汉时期,在今昭通、鲁甸坝区,乌蒙马已经被作为役畜使用。堂琅铜、朱提银、巴蜀盐米闽浙丝,商旅贸易,货物流转,乌蒙马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元、明、清三朝,乌蒙马是例定的向朝廷纳贡的方物。明洪武十七年(1384),朝廷于赋税之外,规定用茶叶、布匹换乌蒙马,"凡马一匹,给布三十匹或茶一百斤,盐如之。乌蒙、芒部每年换马四千匹,以为定例。明洪武十九年二月,沼令神策卫指挥同知许英领校卒七百余人,携银二万六千六百余两,到乌蒙、芒部、乌撤买马,以满足文治武功、军需民用。五月,再令虎贲右卫百户甘美率军士千人,继往乌蒙购马,得二千三百八十匹。有明一朝,或贡献方物,或茶、盐、马互换,或朝廷现银采购,今昭通地区每年提供乌蒙马近万匹。清乾嘉年间,为确保京师及各省钱局铸币需要,每年征用乌蒙马承担铜运常达二三万匹。时人有诗记其事,诗云:
  天府频年鼓铸多,钢铅拥载历关河。
  铃声镗搭搅清梦,恍听燕山走骆驼。
  乌蒙马中的佼佼者,能与"乌孙"、"汗血"等所谓"天马"比肩而立。但要培养出优秀的乌蒙马,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耐心和精力,更需要大气和一种非凡的残酷,《昭通志稿》记载乌蒙马的培训过程,颇有意味。马驹出生,先要照顾好"产妇",要确保充分的营养,随时清洁"产妇卧室",使产后 的母马能尽快恢复强健,使马驹秉承的先天之气能及时得到后天的培补。马驹长到3月,就其体形、骨骨骼,关节、蹄掌、反应作综合评价,"择质之佳者而教之”。教的方法极为严格,近于残酷。先把母马系于悬崖之巅,马驹系在崖下,不给饮食,让其饥渴。饥渴难耐的马驹渴望母乳而不得,始则焦躁,继则萎靡。待饥渴难耐的马驹确实无法忍受了,解开揭绊的绳索,马驹初还有几分胆怯,随后便朝悬崖之额的母马奔去,"奋蹄奔踔而直上,不知其为峻也”。再把母马和马驹的位置交换,"系其母于千仞之下而上其驹,母呼子应,顾盼徘徊而不能自禁,故驰之,则狂奔冲逸而迳下,亦不知其为险也”。同样的训练要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条件反复多次,且不断加大训练强度、难度。在这个过程中,马驹或畏惠、或伤残,不堪造就,则自然淘汰。能经受住考验的,"其胆练矣,其才猛矣,其气肆矣,其神全矣。既成,犹复绊其踵而曳之,以齐全是,所投无不如意。而后驰骤之、盘旋之,上巉崖若培楼,履羊肠若康庄,而轶类超群也”。
  如此培养、筛选出来的乌蒙马岂有不"神"之理?
  "不求伯乐之顾,不假王良之工。”乌蒙马晦以养德,驮载着乌蒙大地的盛衰兴亡无怨无悔地走了二千年,仍在无怨无悔地走着,乌蒙马有属于自己的历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