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行(五)
灞桥逢集
灞桥是逢星期日赶集的。灞桥集很大、很热闹,卖的东西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站在灞桥桥头,跻身红尘人流,给人一种穿越千年的感觉.

灞河是陕西境内的一条河流,发源于秦岭。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秦汉时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桥,名曰“灞桥”。是关中交通要冲,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灞河是“八水绕长安”八水之一。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桥,但桥已非过去规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成了西安的胜景之一。

各种各样的凉皮

蓝田荞面饸饹

大冬瓜

大西瓜

洛川苹果

这家的馒头要排队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