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潮州文祠楠木翁传统腌腊肉

(2014-05-09 19:25:29)
标签:

文化

美食

杂谈

旅游

健康

http://s10/mw690/001RXrIRty6IKkLAokh19&690

  久负盛名的潮安文祠腌腊肉,是广东腊肉流派之一。《故都食物百咏》中就有高度赞美我国的金华火腿、北京清酱肉、广东腊肉三大名肉的诗句:“故都酒味比江南,清酱腌成美亦甘,火腿金华广东腊,堪为鼎足共称三。”

  郭绍令

  文祠腌腊肉其传统历史悠久,以前过年的时候,村里几户人家会合起来宰杀一头猪,把猪肉分了作为年货。由于新鲜猪肉长时间存放容易变质,村民们就想出了腌制腊肉的办法,为延长猪肉保质期而独创一种特殊风味的地方名产。久而久之,腌制腊肉就成为当地的风俗,代代流传。可如今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市场供应丰富,买肉不再是件难事。但自制的腌腊肉依然是文祠的传统习俗,仍是他们心目中可口卫生的菜肴,绿色健康的食品,因而一直被保留下来。众多到外地谋生的人,一回故乡,便急切地想吃几口腌腊肉,只有闻到腊肉的甘香味儿,心里才踏实,并漪动起美好的乡恋,尤其旅外侨胞,更把它视为返乡的一项“食宝”。因而成为一道潮汕著名传统风味美食。

  以前腊肉都在农历腊月(十二月)加工制作,故称腊肉。隆冬腊月,走进文祠镇楠木翁村,可见许多农家开始自制的腊肉,家家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风干的腌腊肉,当地人便挑个好天气,开始动手腌制腊肉。村民翁伯是制腊肉能手,据他介绍,该村有善于制作腊肉传统,年近节到村民多有制作,腊肉原料挑选本地家养新鲜猪肉,要用肥瘦适中的带皮五花肉,最好是猪前腿肉,洗刷干净,分割成块,均匀撒上食盐,搁置一整天,除去肉中渗出血水,抹上白酒,加入川椒、八角、桂皮、食盐和白糖等配料,进行腌制放置二到三天,使其渗透“入味”,然后将肉取出,挂在屋外日晒或院子里通风的地方风干,使肉收缩,晚间把肉收回再腌,隔天再风干,通过反复腌制、风干九制程序手法,催生出腊肉特有的风味,增添了一种奇妙的山区特色。多少年来,人们用现代手段分析,易地易法试制,终不得其味,因此,至今这一玄妙还是“一绝”。

  腌制好的腊肉的防腐能力强,可以存放较长时间。质好的腌腊肉,皮色金黄有光泽,瘦肉红润,肥肉淡黄,滋味鲜美,有腊制品的特殊香味,嚼在口里齿颊留香,肥而不腻,口感很好,风味诱人,常食不厌,深受青睐。腌腊肉性味咸甘平,含有磷、钾、钠元素以及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腌腊肉无论蒸煮,还是烧卤,煎炸,清炖都风味香浓,腊肉蒸、煮后可直接食用,或和其他干鲜蔬菜同炒,西餐中可用作多种菜肴的配料。

  除夕开春,文祠山村里吃团圆饭时,一盘腊肉是少不了,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喝着本地酿造的米酒,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祈盼新年风调雨顺,还有山外客人来访,他们往往会切上一盘请客人品味,让人品出一种香郁和乡土的风味,这在灯红酒绿的都市是难于尝到的;现在农家还特腌制腊肉,专门捎送给外乡的亲朋好友;外出的游子回家乡,总不忘带上几串腊肉,到居住地品尝或分给同事朋友享用。在他们看来,城里市场上的美食再鲜、再好,也不如自家制作的腌腊肉香甜地道,这也许就是浓浓“乡韵”的味道。

http://s6/mw690/001RXrIRzy7rEIFFJR3d5&690

http://s10/mw690/001RXrIRzy7rEIG3sSJ39&690

来源潮州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