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主题班会序列化研究》 前 言

(2011-08-17 14:31:5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论文

            

   主题班会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有专家指出:“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不可重复的构成部分。”班会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单元,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体生命价值。因此充分利用好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开好班会,对学生意义重大,对德育工作意义重大。

目前,班会课开展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零散性和突击性,成了逢年过节的“应景式”,配合检查的“突击式”,放任自流的“自由式”,改上他课的“加塞式”,不论年级的“一律式”,只谈分数的“老调式”。班会活动内容单调乏味,形式呆板重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许多学生因此而失去了参加班会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班会建设未能取得较好教育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班会教育体系逐渐暴露出缺少科学、系统、全面,缺乏前瞻性。这个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班主任老师对主题班会的兴趣,成为班主任在班会建设方面的“瓶颈”。近几年来,各种主题班会的书籍出版很多,但是这些主题班会汇集基本上以班主任的随意、随性为主,活动的设计缺乏严谨性和规范性,活动的衔接缺乏渐进性和连续性(未形成序列),活动的形式缺乏生动性和多样性,活动的管理评价缺乏标准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全面、序列化主题班会活动体系是有必要的。温州市杨晖名班主任工作室自从200910月成立以来,大胆尝试主题班会序列化研究。201010月在温州市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检查评估时,曾得到市教师教育院和市名师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初中主题班会序列化意味着不是随心所欲的开展活动,不是零散性的开展活动,而是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规定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建立一个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实际思想品德素质提高,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各种活动相互联系、能够充分发挥整体育德功能的科学全面的主题班会活动体系。

两年来,工作室通过开课、评课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分别从教育目标的设立与达成、教育内容、策略的选择、教育即时效果等角度探索主题班会课的教育价值,并组织工作室成员以及所在学校的青年班主任进行开课、评课研讨,认真反思,修改完善,最后精心编成的。

本书序列化重点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去构建。

一是从纵向看,就是要具体构建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各个阶段的主题班会活动,并且要使这些主题班会体现出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形成序列。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每个年级的德育目标,将教育目的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形成系列,交叉进行,并有所侧重。七年级侧重于适应性教育、习惯养成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八年级进行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理解感恩教育、网络教育,并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自觉、自律转化;九年级进行理想教育、责任教育以及考前心理调适。每个年级教育序列都通过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来呈现设计意图。

二是从横向看,就是要使各种系列的主题班会活动,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整体德育功能的主题班会活动体系。实施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与之相适应的主题班会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认为最经常、最大量、最直接的则是养成教育、班集体建设、心理品质教育、励志成长教育。因此,我们所要构建的主题班会活动体系是针对这四个系列活动而言的,即养成教育系列、班集体建设系列、心理品质教育系列、励志成长教育系列。对主题进行设计时,着眼于螺旋式上升,每个系列都设计6节主题班会,共24节主题班会。每节主题班会包含了设计背景、体现主题、教育目标、适用年级、实施过程、教后思考等内容和步骤,力求各个主题班会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标和最佳效果。

温州市杨晖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与本书的编写。工作室负责人杨晖老师负责全书的内容设定、体例安排及前言的撰写,王文生老师负责养成教育系列的编写及文稿修改,方海东老师负责集体荣誉感教育系列的编写及文稿修改,马琳老师负责心理品质教育系列的编写及文稿修改,项涨禹老师负责励志成长教育系列的编写及文稿修改,缪奇恩、洪弘、蔡燕、朱敬阳老师参与了各个年级主题班会的撰写。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温十二中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主题班会序列化的研究和实践时间较短,参与研究的人员水平有限,很难达到结构、内容与理念的最优化,其中的不足、缺点和纰漏在所难免。愿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努力让这本《初中主题班会序列化研究》一书更加充实、完善和科学。

展望未来,我们心中有无限的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进古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