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清家具古琴桌介绍

(2010-02-26 14:40:00)
标签:

杂谈

   “几”—是一种狭长面、下有足、常设于座侧,以便凭倚或搁置物件的家具。多木制,石也有制。传说是轩辕氏发明了几,它主要因“曲木附身,以自捧抱”而得名。

    所谓“几”,是与案相对而言的,一般多把似案而小者称“几”,如炕几、茶几、香几等。但在高足家具(如桌、椅、凳)流行以前,几是对形体呈“几”状的承置用具的泛称。尤其是在先秦两汉时期,不论是断木为四足的“俎”,还是形体长短高矮不一样的有足“案”,它们广义上都被归入了“几属”。

    作为中国古代最古老的家具品种之一,几起初只用于祭祀等较正式场合,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的平民阶层随便可以使用的。后来几成了专为长者,尊者所设的凭椅用具,一般放在身前或侧身,所以它也可以说是他是靠背的母型。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几就不是供人凭椅,还可以放置器物,以具有桌案的功能了。因此根据具体的使用方式,可以把早期阶段的几分为两种:一种是供放置日用品或陈置器的“物几”,另一种是用于支撑身体、或依或靠的凭几。后者形体狭窄,高度与坐身侧靠或前状相适应。秦汉以前,凭几足多在几的两档,东汉以后出现了一种三组弧形几,由于他具有弧形的特点入坐时不论左右侧依或前状后靠都很方便。隋唐时期,由于高形坐具的出现,椅子的功能完全可以代替凭几的作用,凭几不再是像南北朝那么盛行,单并未绝迹。宋元以后随着床榻形制的改变,凭几才渐渐退出家具世界的大舞台,花几、茶几、和香几取而代之成为几类家具的主要品种。

   “琴几”是一种弹琴专用家具,在明清时期极为常见。为了便于弹琴者演奏,他比一般的琴桌要稍矮,平面也较窄长(长宽比例为3:1)而且两端部上卷,是根据琴的具体形状专设计的。琴几一般用三块板扣合而成,两端的立板有的采用与几面成软圆角的内卷书式,有的则采用直板拼接。立板上一般雕有图案,或者各开一上下走向的椭圆形或壶形亮洞,即减少一块整版给人的厚重感和呆板感,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立板与几面交角处配以简单的花牙。其整体造型不露锋芒,简洁秀雅,线脚和谐流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http://img.bimg.126.net/photo/coVEOv_EX3Qtv4zyd7-gNA==/5754755898850069687.jpg"
     明清家具古琴桌介绍

   “琴桌”是专门用于弹琴的一种家具,有单人琴桌和双人琴桌两种。琴桌有石刻的也有木质的。一般来说,琴桌要用干透的松制木料制成,桌面不可太厚,以帮助古琴发音,增加音量。琴桌必须做得稳固,不能动摇,以免影响弹奏效果。一般合适的书桌也可以代替琴桌。

    明清家具古琴桌介绍明清家具古琴桌介绍

    专用琴桌与普通的桌子的规格不同,比普通桌子短小,也相对较低,座位要高,以两膝能放进桌下为宜,便于演奏技巧的发挥。一般琴桌长100—110厘米,宽40厘米,高70—72厘米。另外,也有长过琴体,琴头处开槽的放大琴桌。

    明清家具古琴桌介绍明清家具古琴桌介绍

    专用的琴桌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宋代赵佶的《听琴图》中描绘的琴桌,面下设有音箱,四围描绘着精美的花纹。明清时期的琴桌大体沿用古制,采用维摩样,即琴桌的桌面与腿足须取空灵宽厚之势,正面腿足间不加横幛,足下端常做出内翻台蹄,即“琴脚”。而且讲究以石面,如玛瑙石。南阳石、永石等,也有采用厚木面做的。

    明清家具古琴桌介绍
                               (宋徽宗听琴图)  

    除了这些以外,更有新奇之作,以郭公砖代替桌面。郭公砖乃河南郑州产,相传以之琴架,清音回荡,琴声悠扬,吟吟可爱。因为郭公砖都是空心的,而且两端透孔,使用起来音色效果更佳还有填漆戗金的,以薄板为面,下装桌里,与桌面隔出3—4厘米的空隙,桌里镂出钱纹两个,是为音箱,但实际上并不一定十分理想。不过,从有关琴桌的各种记载来看,明代的琴桌设计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更充分考虑到了琴桌的实用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