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俄经贸告别灰色清关时代

(2012-12-24 19:44:07)
标签:

杂谈

中资园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
2012-12-22 14:28:28    来源: 黑龙江经济报

《黑龙江经济报》“境外园区行”见闻(上)

http://www.hlj.xinhuanet.com/news/2012-12/22/132057334_11n.jpg

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园区现代气派。《黑龙江经济报》记者 王振红摄

  编者按

  《黑龙江经济报》与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对俄经济贸易促进会共同开展了“境外园区行”大型跨境新闻报道活动,历时两个多月时间,分派四个报道团队,对我省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办园区的情况进行专题采访,并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与政策进行扫描分析。这些报道刊出后,受到读者欢迎,为大家了解我省对俄经贸发展情况打开了一扇窗。

  本报从今日起,分三次综合反映《黑龙江经济报》的这次报道内容。

  《黑龙江经济报》记者 陈洋 黄伟 郑军

  黑龙江省境外园区的成长,是渐渐成就的传奇。作为中俄两国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境外园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2年前10个月,黑龙江对俄进出口总额实现176.8亿美元,占中俄两国贸易总额的24%。截至目前,黑龙江企业在俄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约400个,投资额占全国对俄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从概念到实践,在俄罗斯的“境外园区”展示了一种惊人的发展速度。15个境外园区,总规划面积3526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41.8亿美元,入区企业达到68家,累计完成投资11.39亿美元。

  “十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凉的废弃地,杂草丛生,断瓦残壁。现在看到的所有建筑,都是我们一砖一瓦建起来的。”俄罗斯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园区总经理王立志说起创业的历史五味杂陈。

  2003年,华宇集团投资买下了俄罗斯滨海边区十月区一个面积6万平方米的废弃木材加工厂。

  “这一年,我们创建了自己的园区,为后来的许多国内企业在俄罗斯建造了一个温暖的家。”东宁县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原华宇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勇说,“截至今年8月末,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1.75亿美元。完成征地面积1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27万平方米。”

  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是境外园区具有标志性的代表作。花园式园区整齐划一,保姆式服务贴心又省心,制度化管理严格而规范;办公楼、宿舍楼和库房、活动中心、五星级宾馆错落有致,排水、供水、电力、供热一应俱全;总建筑面积达到20多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9.5亿元人民币,26家工厂入驻其中……“现在园区产业已由单一的制鞋、服装生产,向以服装鞋帽加工、展销为主,包装纸箱等配套产业为辅,物流、通关等综合服务齐全的产业集群方向转变。”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最大投资方是东宁吉信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很多堆放在地上的高高矮矮的水泥桩前,绥芬河乌苏里斯克跃进工业园区总经理沈永来介绍,园区正在建设二期工程,将要建设面积1.8万平方米的电子产业大厦。

  俄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耐力木业园区是中俄林业二期规划的园区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2亿元人民币。”耐力木业园区承接公司之一犹太州艾力特公司董事长俞大海介绍,园区内建有24座100立方米烘干窑,这样的烘干能力在俄的木材加工企业中屈指可数。

  中俄经济合作方式,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完善。

  在俄辟建“境外园区”,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并在境外成功运作的一种新模式。

  我省是对俄经贸合作大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俄辟建境外园区,是我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降低投资贸易风险的有效途径。对我省进一步提高沿边开放层次和水平,打造全国对俄沿边开放桥头堡和枢纽站,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境外园区,是我国东北与俄远东互动的重要节点和平台。它的诞生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间紧密合作、产业优势互补、企业协作共赢。

  在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制鞋企业都是采用了跨境连锁加工生产模式,即在国内生产半成品,以低关税出口,随后在合作区里组装成品,以“俄罗斯制造”身份闯国际市场。这种模式成本低,效益高,这是在俄罗斯办厂最大的优势。不但有效规避了俄“灰色清关”、“禁商令”和欧美贸易壁垒,而且为国内企业实现“走出去”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唯一一家在俄罗斯设立的中俄经济贸易合作区,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不仅得到国家在财政、融资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而且俄政府在土地使用、行政审批、保护推介等方面也给予了优惠和支持,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在俄罗斯建厂最实际的是,既规避了俄‘灰色清关’的风险,又降低了关税成本70%,还能及时掌握俄罗斯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的款式、价格。”鞋企老板徐凯旋的话很实在。

  而俄方也在“跨国连锁加工”中获得了相应收益。以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例,去年,入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278.24万美元,在俄上缴税金2500万美元。

  如此,我国优势产业得以快速增强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制造向世界制造转变。同时,也带动半成品加工制造产业向沿边地区转移,促进境外境内产业集聚和联动发展,形成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