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人平亲子沟通接纳情绪关注反馈积极关注 |
分类: 文章分享 |
特邀作者
王人平(新浪微博@王人平,最火爆育儿自媒体)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是尊重、理解、鼓励,还是引导、规矩、塑造,或者说约束、管教、惩罚?就我而言,育己即是育儿。
先通情,再达理
小结:孩子什么感受,父母没有权利去定义,那是孩子自己的感受,需要我们去尊重。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该先试着深入孩子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接纳情绪,承认愿望
小结:不要否定孩子的意愿和诉求,重要的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用尊重他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否则,孩子永远不会知道什么能得到,什么得不到,该如何去争取。
多描述,少评价
小结:表扬或批评都要尽可能的具体,结论性的评价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因为幼儿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有限,往往会以父母对他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少禁止,多启发
小结:为孩子制定规则或提要求时,重要的不是去禁止或证明孩子错了,而是告诉孩子如何做是对的,这会让
孩子觉得,父母是在明确规则和传授知识,而不是在否定和批评自己。
少注重非语言方式的交流
小结:在和孩子的沟通中,语气、表情、眼神、肢体动作,这些能让孩子感受到的交流才是更有效的交流。在
和孩子沟通时,父母要保证身体、情感、思维一致,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进行。
关注反馈,注重效果
小结:亲子沟通时,重要的不是父母说了什么,而是孩子感受到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因为本质上说,亲子沟
通不是说教,而是改变行动。父母真正需要去做的是从改变自己,改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改变孩子的生活环
境开始。
亲子沟通,我个人遵循的沟通步骤:
1
积极的关注和倾听。蹲下身子,给孩子积极的关注和倾听,这本身就会产生效力,会创造出一个被尊重和信赖的环境,让孩子能释放情绪,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从而激发和提升孩子自我修复的能力,所谓问题自然容易得到解决。
2
接纳。情绪是一种感受,本身没有对错,只有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好坏。所以父母需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任何情绪,通过示范、游戏、故事等方式,逐步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
3
理解。不要以我们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意志去考量孩子,要努力去跨过我们和孩子间的年龄跨度,以他们的视角来看世界,感受他们的内心。
4 描述。不要急着给建议,先界定问题,启发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5 建议。在必要时,给出你的不同建议,让孩子自己或者和孩子一起预估各种解决方案可能导致的后果,让孩子去做选择。
本期结语
做到这一切,对于以往不是以这种方式与人沟通交流的成年人,的确有一定困难,需要一个练习和改变的过程。然而,坚持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不再只是亲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是融入我们骨子里的一种行为准则,是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所谓“育儿即育己”,自身的成长,又会使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品质和能力得以提升,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快乐和幸福。
http://s16/mw690/66181bcegx6CSqORZUz5f&690
【节选自《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
2013年10期
[版权声明:本博客发布的原创文章,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及出版物不得转载。在网络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