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幼儿园理念有冲突,我该坚持自己吗?

(2013-06-24 08:00:24)
标签:

幼儿园

分离

育儿

分类: 文章分享

【心理工作室】

和幼儿园理念有冲突,我该坚持自己吗?

 

本期咨询妈妈 3岁女孩乐乐的妈妈。马上要上幼儿园,进入集体生活的乐乐让妈妈很担心:女儿能融入其中吗?

 

本期关键话题:
     如果妈妈在入园过渡阶段想陪园,但幼儿园却不赞同,妈妈应该坚持自己的主张,还是听从幼儿园?为什么说,妈妈对老师的信任、对孩子的信任,直接关系到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顺利程度?既然妈妈无法控制幼儿园这个“小社会”的客观环境,那么妈妈可以做的事情是什么?

 

乐乐妈:乐乐刚上3天幼儿园。头两天都比较顺利,但第三天早上家里出了一点状况,乐乐情绪也不太好,到了上午10点多我才把她送过去。我要离开时,她抱着我的大腿,怎么也不肯放我走。所以我就留下陪了她两个小时,直到她同意我才离开。其间,老师劝了几次让我离开,但我没办法丢下乐乐,我觉得也不应该那样做。让我没想到的是,放学回家路上,一个相熟的妈妈告诉我,老师对我很有意见,认为我根本不应该在那陪着,甚至说我耽误了孩子吃饭和睡觉!可是,育儿专家不是一直赞成陪园,也建议妈妈在陌生环境中要尽量给孩子安全感吗?

李岩:如果幼儿园非常赞成妈妈陪园,那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当孩子属于比较敏感的类型,妈妈的陪伴的确能让孩子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建立起更多安全感,帮助他将来更好地适应。

    但看起来,乐乐上的这所幼儿园像国内的大部分幼儿园一样,不主张陪园,甚至反对陪园。不能说这种主张是完全正确的,但既然你选择的幼儿园是这样的做法,那你就不必过于执拗地跟它对着干。

    所以,首先建议的是入园前,父母仔细考察幼儿园,如果你觉得幼儿园的整体情况符合你的观念,最终决定要上这所幼儿园,那么你选择的就不仅仅是这所幼儿园,同时选择了信任这所幼儿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它
是之后一切你和老师沟通的基础。

    客观讲,即使再好的幼儿园,老师再尽心尽力,也足够爱孩子,它也不可能在所有做法上都符合妈妈的心意,和妈妈的做法完全一致。同时,也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幼儿园敢说在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上,都采取了对你家孩子最理想的方式。孩子受到一些忽视、一些小的不恰当的对待一定会发生。换个角度来说,幼儿园是孩子适应社会的开始,所谓“社会”意思是,只能由个体去适应社会,而不可能让社会来适应个体。如果幼儿园百分之百地适应了孩子,那他上幼儿园还有什么意义呢?

 

乐乐妈:您的意思是,我应该听老师的,把孩子交给她们,我扭头就走?

李岩:如果是我,要么我就听老师的,要么我就把孩子接走。

    首先,完全理解做妈妈的感受。但是,你完全不顾老师的劝阻,留在那里,老师很容易感受到不信任。而我们在和老师的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向老师表达出信任。虽然现在很多妈妈的理念都很先进,但
当我们面对老师时,要把老师的意见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这样老师才能感觉被尊重、被信任。而老师从你那得到的感觉,会直接影响到她对孩子的态度。

 

乐乐妈:难道我就这么一直无底线、无原则地向老师退让?

李岩:这不是退让,而是给将来留出更多的沟通空间。我们刚开始跟老师接触,互相的了解并不多,我们需要主动表达信任,打下一个好的沟通基础。除非你认为某件事情肯定会对孩子造成重大伤害,比如老师打孩子,那你直接把孩子领走就行了。

 

乐乐妈:那倒不至于!老师对孩子还是比较有爱心和耐心的,孩子哭时,老师都会尽量安慰。

李岩:所以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再说,孩子的性格、心理绝不是由某一个具体时间的具体事件,就影响终身了。虽然,我们会尽能力把握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但只要方向是清晰的,就不必过于纠结于某一个具体事件。既然选择了让孩子开始去适
应社会,我们就应该相信孩子有这个能力。

 

乐乐妈:可是我家乐乐的适应性的确不够好,那又怎么办呢?

李岩:当孩子适应性不好时,我们不应该抱怨幼儿园的环境有问题,或者直接把孩子接回家来,而是应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的孩子能适应得很好?有没有可能是早期的亲子关系中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样
反省,目的不是为了自责,而是把主动权拿回来。我们控制不了幼儿园这个现实的环境,但我们有办法通过幼儿园以外的时间,提高跟孩子相处的质量,让他尽量好地适应幼儿园。

 

乐乐妈:所以,我应该把幼儿园的时间放心交给老师,我要负责的是幼儿园以外的时间!

李岩:是的!我们可以主动采取一些办法帮助孩子适应。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联结、无条件的关注。可以想象,适应再好的孩子,他外出一天毕竟还是比较辛苦、比较累的。一天在外的探险后,回家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好事情就是让他放松、高兴,彻底地放松下来然后再开始第
二天的探险。周末也是,唯一任务就是陪孩子高兴地玩。

    如果从幼儿园回来有点小情绪也很正常,我们要允许他尽情表达。为孩子创造一个最安全的表达感受的空间,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在孩子头三年的时间里,有没有让他感觉到自己可以百分百地表达感受?不一定是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而是敢不敢呈现出自己的负面感受?假如孩子在之前的经验当中感觉到,当我有负面感受时总是被否定、被阻拦、被转移、被说教,他就会形成另外一套策略:不开心的事情我不说,我只告诉你正面的,甚至假装高兴!

   我们对孩子情绪的倾听,也不仅仅是听他说不开心的事这么简单。有些情绪孩子无法表达或者他自己也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但他却会做给你看。比如孩子其实早已学会自己穿袜子,但在入园过渡期间他就是要求你帮忙穿,这时候你就帮着他穿就行了!这样的特殊时期,所谓对独立能力的培养或者过多的规则,能减少就尽量减
少一些!

 

http://s2/mw690/66181bcegdfa5dbc0d281&690          http://s15/mw690/66181bcegdfa5e1b10f9e&690

 

【节选自《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 2013年5期 P142

[版权声明:本博客发布的原创文章,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及出版物不得转载。在网络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