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文章分享 |
【心理工作室】
孩子摔倒了,究竟要不要抱起来?
本期关键话题:
*
孩子摔倒后,我们应不应该立刻冲上去把他抱起来?
* 一度非常时髦的“宝贝加油,自己站起来”这样鼓励方法,有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 孩子摔疼后,妈妈温情的安抚,会不会影响孩子将来的独立性?
* 摔跤后没有立刻哭,而是看到妈妈才开始哭,这样的眼泪到底是真是假?
心理咨询专家
李岩
父母123机构创始人,擅长从脑科学、生物学、心理学的角度综合看待孩子的行为问题,并找到背后根源。《游戏力》译者,倡导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化解亲子关系中棘手的问题。同时,他也是3个孩子的父亲,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认可的育儿理念。
本期咨询妈妈:两岁男孩一凡的妈妈
同时也是一个希望用新鲜教育理念来养育儿子的80后妈妈。
一凡妈妈
每次一凡摔跤,老人都会急冲冲地跑去把孩子抱起来,可我觉得让孩子自己爬起来比较好。老人的做法会让孩子变得经受不了一点挫折,会养成对大人的依赖。孩子摔疼了会哭,我当然也很心疼,但我觉得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远比哭几次来得重要。对吗?
李岩
我们先来排除一种情况,就是孩子真的摔得非常严重,这时候恐怕绝大多数妈妈都会去把孩子扶起来,看看有没有摔伤,然后安慰一下。
一凡妈妈
对,这肯定没的商量。可大部分时候都只是轻轻地摔了一下。这时候老人的态度反而会让孩子小题大做,哭得更凶。
李岩
的确,如果我们急冲冲地跑过去把他扶起来,本来10秒钟就可以结束的事情反倒变复杂了。一点疼痛,一点惊吓,如果再加上大人们如临大敌的态度,孩子马上就会在潜意识里给“摔跤”这件事贴上一个大大的负面标签,以后当他再遇到时就不容易轻松面对。
一凡妈妈
是啊,太过紧张的反应会影响孩子,我希望他可以轻松地应对这点小事。
李岩
孩子的轻松应对来自妈妈的轻松态度。不过要警惕的是,轻松不等于忽视,不等于不在意他的感觉。轻松态度的意思是,我不觉得摔跤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但同时我又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比如疼、吓一跳。
一凡妈妈
怎样才是轻松又不忽视的做法呢?
李岩 首先要看孩子摔倒后是什么表现。
一凡妈妈
有很多种情况。小一点的时候,他摔哭我肯定会去抱他,但有时候却会愣在那里,不哭,但也不自己爬起来。我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岩
对!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这样,摔糊涂了,不明白刚才怎么回事。这个时候你只要确定他没有摔得很厉害,就不用过去,他这是在自己处理呢!接下来,如果他自己站起来了,那你就不需要特别做什么,让它自然过去。
一凡妈妈 那如果他抬起头,迷茫地看着我呢?
李岩
这说明他不太明白这件事,并且在寻求你的回应,希望从你的眼神里找到答案。这时候,你可以轻松地说:“哟!宝贝摔了一跤!”然后问问他:“摔疼没?要不要妈妈扶你?”或者,你不加上这句也可以,关键是你要用轻松的心态,给孩子传递一个信号: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会儿就会过去。可同时你也不能忽略他当下的感受。当你细心地去捕捉他的感受时,会发现,“不哭但看着妈妈”的这种表现,也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刚才说的“他有点晕,没太明白”,还有一种是“妈妈,能帮我一下吗?”当孩子发出第二种信号时,妈妈是应该去把他抱起来的。
一凡妈妈
可我知道他是可以自己爬起来的。总是抱他起来,会不会影响他将来的独立性和抗挫折的能力呢?
李岩
可是,孩子表现出来的独立,是基于“眼前这事没什么,我可以克服”,还是“反正求助也没用,那就只能自己面对”呢?前者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后者则是要避免的。关于独立性,或者说力量感的培养,我想引用《游戏力》里的一句话:放手,但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会随叫随到。也就是说,力量感或者独立性的培养,不能建立在破坏孩子和父母之间联结的基础上。否则会给将来留下隐患。
一凡妈妈 比如什么样的隐患呢?
李岩
我举一个比较极端的真实案例吧!在一次现场直播的电视采访中,被采访人说,“提到童年我只记得一件事。我被社区里的3个小恶霸追着打,我拼尽全力跑到家门口,这时候妈妈把门锁住说,‘你像一个男人一样打回去’。”这个电视采访是在监狱里做的,而被采访人是被警方追捕了7年的连环杀手。每个孩子都有探索、独立,并且依靠自己力量克服困难的本能,父母不需要过于刻意地培养。比如,通过无视孩子的求助,通过冷漠是把孩子的力量感培养出来了,但这个力量是我们所期望的吗?我们当中,为什么有的人成了甘地,有的人却成了希特勒?这两个人是两种力量的极端代表,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联结”这个根,如果没有的话就会走向对抗的方向,而不是合作。
一凡妈妈 可那一刻,我怎么分辨,孩子可以自己站起来,还是需要我的帮助呢?
李岩
我们这一代父母有太多的焦虑,因此很难对孩子有足够的自信,总是希望通过很多表面现象来证明“我的孩子,行!”,当心里没有那么多焦虑时,会很容易知道孩子要的是什么。我并不完全反对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的做法,我反对的是逼着孩子站起来。比如摔跤后哭得唏哩哗啦,妈妈却站在一旁对他说:“自己站起来”。
一凡妈妈
也就是说,当孩子哭的时候,一定要去帮他?
李岩
是的,这是孩子发出的一个很强烈的信号。有时候,他一摔就直接哇哇大哭,这说明他真摔疼了,你可以过去给他揉一揉。还有的时候,他摔了,但没有马上哭,而是抬起头来,看着你哭。
一凡妈妈
没错!如果我没在身边,他没准儿就不哭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在撒娇。
李岩
这是很容易被父母忽视的一种情况,父母认为孩子在找茬,泪水是装出来的。正是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孩子的情绪,他实际上在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就是需要妈妈来安慰我!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的哭不是为了这一次的疼痛或惊吓,那么倾听他的泪水是不是就容易了些?记住,孩子的泪水永远都是真实的,他想确认妈妈是不是关注和爱护他,得到确认之后,孩子常常会把一个小小的擦伤当做一次释放的机会,爆发出来的委屈可能是他们一整天甚至一整周积累起来的。
一凡妈妈
所以,即使孩子是看见我才开始哭的,我也应该过去抱抱他,让他把不好的感觉都发泄出来?
李岩
是的。这时候,妈妈对他情绪的回应会让他知道:“我摔疼了,吓一跳了,或者心里有害怕、委屈了,我可以大哭,妈妈会来安慰我,我能从妈妈的态度里感觉到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一会儿就过去了。”这也是孩子找到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http://s1/mw690/66181bcegd73dd7d0ea40&690
【节选自《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
2012年3期
[版权声明:本博客发布的原创文章,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及出版物不得转载。在网络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父母世界Parents杂志”。违反上述声明的,本刊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