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层为什么力挺蓝筹股?

(2012-02-29 15:36:32)
标签:

股市

评论

股道兵法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说

管理层为什么力挺蓝筹股?

  当前证券市场最热门的话题可以说就是管理层多次力挺蓝筹股这件事了。在目前宏观经济尚未明显改观的时刻,证监会主席罕见地担任起“股评”工作这是以前从来未遇见过的,这种“力挺”动作究竟是为什么呢,总有其目的吧!笔者斗胆以小人之心度一下君子之腹。目的无非有以下几种:

  (一)蓝筹股确有投资价值。按国际标准衡量A股的蓝筹股的确有投资价值,因为市盈率已经非常低了。可按中国股民心里的标准,蓝筹股的投资价值并未体现出来。多年来许多大盘蓝筹股只注重圈钱(反复增发配股),不注重回报(不分红或少分红);只注重高管与员工利益(高薪、高奖金、高福利),不注重股东利益(年底的红利已是残羹剩饭,有时残羹剩饭也吃不到)。所以要改变广大股民对蓝筹股的不良印象绝非一朝一夕,还需管理层拿出一整套治理措施,单单出一个强制分红措施看来还不够。这如同商品一样,质量不好,再便宜也不会有人光顾。
  (二)为国企大蓝筹股继续融资铺路。有这种猜测的股民确实不少,只要原因是证券市场有三大功能,即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投资功能,而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河中,管理层历年来只重视融资功能,说不上资源配置功能(如扑克牌公司也能上市),完全忽视投资功能,这也就是近二十年来股市跌势时段大于涨势时段的重要原因,使得股民亏损累累、苦不堪言。这种现象股民已刻骨铭心,难怪管理层一有动作,股民就会从“融资”这方面去猜。但笔者觉得这多少有些错怪管理层了,自从证监会新主席上任以来已经点了好几把火了,抓监管、抓治理已迈出了步子,这些大家已有目共睹,相信以前那些不正常现象会慢慢得以改观。至于还有不放心的股民也有防范手段,如你持有蓝筹股股票遇到再圈钱,你完全可以用脚投票,抛掉走人。
  (三)为了国际影响和缓和股民的怨言。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已经经历数年,可一些重灾区国家股市的走势并没有想象中的差,而我国非重灾区的股市却一落千丈,这不仅使中国股民怨声载道,也使不少海外同行目瞪口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把股指打上一个台阶,这样既可缓和一下股民的情绪,又能对海外同行留个好印象。而当前股指被大盘蓝筹股绑架,所以把资金引入蓝筹股对推高指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这种目的有些小儿科,笔者认为可能性不大。
  (四)为了让机构主力顺利出货。中国A股中蓝筹股的筹码主要在机构主力手中,去年一年大盘虽然大幅下跌,但蓝筹股的跌幅明显小于上证指数,这与众多机构采取抱团取暖的策略是分不开的。可是这种大量资金抱团取暖的现象是不能持久的,其成本极大,寻找接盘是当务之急。所以通过媒体宣传蓝筹股的投资价值,组织资金为机构主力解套,就是唯一可选择的办法。但笔者对这个目的也不敢苟同,我坚信这种损害广大股民利益的事管理层绝不会做。
  (五)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信号。管理层从证券市场为企业直接融资的策略绝不会动摇,但其结果就是股市不断下跌,指数不断创出新低。迫于国内舆论压力,有可能上层会把融资对象从国内转向国外,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开通境外资金进入A股的渠道。可这也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由于中国股市长期低迷,蓝筹股的价格已经非常低了,外资进场会不会被他们抄到蓝筹股的大底呢?最可怕的是其中一定有不少资金不是冲着投资价值而来,而是冲着控股蓝筹股而来,要知道这样发展下去会演变成我国经济的命脉被别人卡住的可能,这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现在率先引导国内资金进入蓝筹股,打高蓝筹股的股价,提高控股成本,为进一步加大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而埋下伏笔。这种可能会不会呢?( 2月23号,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发表题为《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的文章,人民币国际化的号角已经吹响。)
  以上所说只是猜测,就算笔者白天白说,黑夜瞎说,股友可都别太当真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