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文章里让我最感动的是璇儿和她老公的部分,“在我和男友一遍遍的重复演出中,不知不觉解决了我们两人之间很多的问题。那些以前觉得不理解无法处理的,尤其是男女思维差异带来的横沟被悄悄的理解和接纳了。”男女之间真正的亲密,不只是在一起,还有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而这样的亲密,是我们每个人在爱情关系里,最根本的渴望。
原文:
我在许多场合不止一次感慨过,在慕尼黑大学从预科到博士的10年,不及我在Galli剧院4年带给我的东西多。而那些东西又太好用,以至于每次我带领心理工作坊或者跟朋友聊一些经历,他们都会很兴奋的问我说什么时候能把德国老师请来。
但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对于介绍Galli到中国这件事,一直以来我是多么踌躇和纠结,原因大约只有一个,中国,尤其我职业所在的心理圈,太流行“高端大气”,我不愿意一个好的东西拿到中国后被人诟病说不够主流,不够学院。那还不如敝帚自珍。
那些非科班演员的表演却如此让人神入。我是一个文艺青年,看过不少的戏剧演出。到Galli剧院以后看剧的口味明显变刁了,连看电视剧视角也不一样了,会品评出演技的层次。一开始我说不上是为什么,但慢慢有了感觉,入了门道。
Galli
【注1】):人在表演中是真实的。那些“表演”是演员内心某些东西的调动和浮现,它们真实可触,所以才那么打动人。没有经过科班训练演出“技巧”的人,更容易调动内心深处的感受。
【注1】为了便于区别,文中的Galli一词都代表剧场的名字。凡谈到Johannes
Galli本人时,只使用Johannes。
http://s13/mw690/6616c92bgdfa18611913c&690
图为 2002年12月某天的南德意志报上关于《小丑和舞者》的豆腐块报道和照片,照片上是我和我老公,是特殊制作的剧照,实际演出中没有浮在半空中这个情节,哈哈。
图为 2002年12月某天的南德意志报上关于《小丑和舞者》的豆腐块报道和照片,照片上是我和我老公,是特殊制作的剧照,实际演出中没有浮在半空中这个情节,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