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成长一定是自己的事

(2022-04-12 13:44:57)
标签:

教育探索

分类: 优质教育


究其人的一生,从第一声啼哭,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求知和探索便开始了最初的行走。在经历不同阶段的成长岁月里,活着的意义,注释在一方面向外探求,寻找远方,一方面内向察省,安顿心灵的期盼里。今天,向读者奉献“孩子成长的一、二、三、四、五”关注孩子成长,话谈学习的困惑与烦忧,期待孩子们健康阳光更好的成长。

             一、孩子成长一定是自己的事

不管你有多么的着急,付出再多的努力,目标只有一个:孩子成长。
大人给孩子提供的所有帮助,就像老人的拐杖一样,只能帮助他安全的行走,这样一个角色定位,是避免大人过多的干扰孩子;越苞代趄,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成长从来没有越位,更不会有弯道超车的好事,在成长的道路上,那些看来遥不可及的东西,孩子才是真正的主人,放手让他行走,让他触摸,让他感受,他的世界才能真实,成长,才能真的落地生根。
借用心理学上的“本我、自我、他我”的概念,孩子成长一定是自己的事情,就会显得更具体易懂。
自我,更多的是强调孩子自身的力量,自我感受、自我调节、自我顿悟、才能自我成长;孩子跟这个世界的认识、情感表达,行为表现无一不是来自内心世界的感受;所以,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情绪表达,情感显露和语言诉求,口乃心之门,倾听将会让你更快懂的孩子的内心,关爱才会真实准确,孩子自我修整的力量才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孩子的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一些长大后难以改变的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多是源于最初的习惯。所以,自我教育,越早越好;由于年龄、环境和遗传等原因,孩子对大道理往往懵懂,早期的习惯养成,行为教育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孩子,模仿性非常的强,也会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对错,如果大人做出了错误的示范,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开始出现规则意识,你就是再正确的大道理都是徒劳的。所以,从一举一动开始,关注细节,关注改变,才会习惯成自然,让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的发生,说明了孩子成长的重要,这同样是一个大人由懂到会的过程,也是孩子由不会不懂到即懂又会的过程。
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开始将自己潜意识的层面的知识转移到有意识的层面的水平,以感觉方式学习,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发展,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孩子很注重自己的表现,更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所以,父母有质量的陪伴,将成为孩子习惯、性格养成的基石;会和孩子相处,耐心的陪伴,适时的鼓励和表扬,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小学生往往认为任何会动的东西都有生命,甚至相信物体和自然现象都会跟人一样有情绪和思维;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为他们向往的世界,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初探索,护佑孩子的这份纯真和善良很重要,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去想象,渐渐养成独立思考,认识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实,孩子最早期的感知和思维非常敏感,体现了最原始的本我状态,说“童话”,举止“幼稚”,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道德观念还没有形成,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对错;从三岁左右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特质凸显出来,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积木、橡皮泥、彩笔、图画书等情有独钟;给孩子他需要的东西,鼓励动手创造。讲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适合的环境,美好的期待,孩子的潜能自然得到最好的发挥;多动手,让孩子学会创造;勤动嘴,孩子的思维和表达就会双丰收;给孩子更多的异想天开和胡言乱语,在无拘无束的世界里,发现更大的世界。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最大的空间和张力,有助于孩子积极地思考,想象力和逻辑思维都会得到增强。
孩子成长一定是自己的事。还表现在语言和想法上面,随着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和接触,孩子变得能说起来,面对玩具都会自言自语,学着别的孩子大喊大叫,有着无穷无尽的“为什么”,爱唱歌,爱提问题,爱寻找答案,“能说”成了三四岁小朋友的特质;需要家长多提供多说的机会,增加语言互动,创设情景,丰富孩子的想象,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对错,任马由缰,保护孩子的异想天开,鼓励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锻炼胆量。和孩子交流用普通话,注意孩子的发音、语速和清晰度,增强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时期,仍然是孩子记忆神经元发育的关键期;随着记忆神经的不断发育,记忆力让孩子记住更多有用和无用的知识,生活的实践让他获得及时的经验,读过的书,给他知识积累;一边是行走在当下,一边是看见过去和未来;家长需要把握关键期,帮助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训练记忆,开始积累;给孩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阶梯性的阅读,让孩子由薄到厚,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渐渐明显,开始向往更广阔的的世界,有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作品。记忆力让孩子语出惊人,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态度明朗,经常引经据典,阐明自己,说服他人。
以上的表达,在不断的提醒家长,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他自己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只有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符合心理学教育学规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帮助孩子。除言传身教外,爱心、耐心、等待等耳熟能详的概念,要更真实的贴近生活细节,生存环节,切不可假大空。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聚沙成塔,小转变收获大作为,需要父母和孩子同学习共成长,教育,才有了真实的意义,孩子自己要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许多具体的问题在不同阶段提出,又需要很多的方式方法才能使其发生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