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畅所“育”言】——关于课堂的若干思考

(2025-07-27 17:07:47)
标签:

畅所“育”言

关于课堂的若干思考

分类: 读书笔记


【畅所“育”言】——关于课堂的若干思考

 

1.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上好课,是教师最大的师德。上好常态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课上好。听好课,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起点。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取决于课堂上的听课状态和听课效果。

2.课堂的境界,就是教师生命的境界。课堂的样子,取决于教师生命的样子。学校环境,是育人的第三课堂。课堂的品质,意味着学生的素养。课堂的品质蕴含在教师的育人理念,学科素养,教学视野,人文素养和人生阅历之中。与其提倡精准教学、高效课堂,不如倡导精致教学、品质课堂。

3.课堂的差异,首先在于文本解读的差异。课堂提问环节最见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育智慧。课堂提问的功能作用是:督促、激励、反馈、强化、启迪。课堂示范,是一种直观性很强的教学形式,最能提现教师的学科素养。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并在归纳与总结中深化概念、规律与思想方法,是课堂教学升华之所在。课堂小结不可少

4.品质课堂是彰显教育本体功能,遵循教学内在规律,深入学生内心的课堂。品质课堂关注学科素养、学习状况、人文思想、科学思辨、心灵体验。品质化课堂呼唤“三维教育”(思维教育、思想教育、心灵教育),体现课堂“三味”(学科味、生活味、文化味)。

5.课堂中的问题就是课题。教研的两大目标:优化课堂、提高质量。最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教育专家,是可以进课堂进行指导的。观课议课“指南”:

1)观“三容”:教师的从容、学生的笑容、教学的内容;

2)品“三味”:学科味、生活味、文化味。

3)议“三育”:思维教育、思想教育、心灵教育。

6.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隐性”因素

1)教师表情(包括微笑)

2)教学语言(包括肢体语言)

3)教室环境

4)课堂氛围

5)教师的亲和力和师生关系

7.课堂教学的“一二三四五”

一个核心:教思维;

两个基点:基于学情、基于学习;

三个视角:学科视角、思维视角、哲学视角;

四个关键事件:课堂提问、课堂展示、课堂训练、课堂小结;

五个出彩点:智问、点拨、点评、示范、总结。

8.好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深度学习。好的课堂教学,就是理解后的再创造。好的课堂教学,就是为思维而教,为素养而育。好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有限的知识学习上升到方法论和价值观的教学。好课的标志:

1)“三有”:有标、有料、有效;

2)“三导”:导思、导学、导练;

3)“三学”:引起学习、维持学习、促进学习;

4)“三育”:思维教育、思想教育、心灵教育;

5)“三味”:学科味、生活味、文化味;

6)“三化”:目标任务化,任务问题化,问题情境化。

 

(陈敬畅/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