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2025-04-14 20:26:14)
标签:

熟诗素评

以雪写春

匠心独运

春雪

晚春

分类: 读书笔记



【熟诗素评】  
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韩愈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其实,他的诗也写得独树一帜。这里选读两首写春天的诗,从中可见一斑。原诗如下:


               春 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 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朗诵】(略)


00:41
00:27

       这两首诗表现的主体对象,都是春天。而且,写春天,都借助了“白雪”这一客体。表现视角独辟蹊径。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先看第一首《春雪》。从题目看,这首诗写的主体对象仿佛是“雪”,读完全诗你才发现,写“雪”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写“春”的。

        

       一二两句“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突出写早春的特点。语意很好理解,用的也是白描。但是,“初惊”二字,还是凸显了观春人的观察入微和惊喜程度。古代写早春的名句很多,如唐代贺知章《咏柳》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如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等。像“初惊见草芽”那样简截写草芽直白表惊喜的,一般人不敢写,因为,怕被人嫌落俗套。而作者是将“见草芽”,与上句“都未有芳华”对比中间写的。芳华,是指盛开的花朵。有了人人都能发现的春天“芳华”作陪衬,以“草芽”凸显早春特色,就显得不落窠臼了。这就是作者平中显奇的高妙笔法。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本诗的奇妙,更在三四两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意谓: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它有点等不及了,就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丛间穿飞,以增加春意的色彩。

        

       一开头两句诗,仿佛故意宕开一笔,并未顺题而下。至此才回归正题,直接描写“春雪”。其实,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三四两句,表面上是写“雪”,实际上还是在写“早春”。与上两句一脉相承。

        

       当然,表现手法变化很大。

        

       首先,这两句用了拟人手法。“……却嫌……故穿……”等词,赋“白雪”景物于人类情感,而且,相比前面人对于早春的“初惊”感觉,显得更加急迫而热切。

       

       其次,从表现视角上,由上两句俯视地上的“草芽”,变为这两句仰视树上的“飞花”,组合为一个上下左右立体的场景,让人置身其中,无法置身于外。

       

       其三,从语气上看,三四两句相比一二两句,呈递进式的转折语气,把对早春的期盼与体察,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晚春》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与《春雪》写的不是同一个时间。

        

       一二两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意谓: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就将归去,于是它们就抓紧争奇斗艳,不想错过这美好的时光。

       

       上一首,讲早春“未有芳华”,只“见草芽”;这首诗讲,春天即将过去,花草树木生怕没机会表现,抢着争奇斗艳,形成鲜明对照。你别看这里色彩浓艳,姿态夸张一应俱全,其实,这两句,也只是伏笔铺垫。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作者的重点,也在三四两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谓:即使像杨花与榆钱,没什么特别的才能与姿色,但也只知道像雪花那样漫天飞舞,想一竞风华。

        

       这两句,语势上同样比前两句更进一层,凸显在晚春,大自然万事万物谁都不甘寂寞,不甘落后的繁华竞秀姿态。不要说绿树红花,就是“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不愿落下,充分表现一种恋春、惜春之情。

        

       从表现手法看,第一,这里也用了以“雪”写春,但这里的“雪”,只是一个喻体,用以形容“杨花榆荚”满天飞舞的优美姿态与纯洁色彩。

        

       第二赋于自然景物于感情色彩。似乎“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都这么美;如果有才思,更待何言?

        

       第三,就色彩而言,从上两句的“红紫”、“芳菲”,褪为“无才思”的“杨花榆荚”的“作雪飞”的素雅,不经意中又彰显了作者的审美志趣。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一首早春,一首晚春。两首诗都借助“雪”的意象来表现。上一首, 以实景衬托,下一首以喻体形容,分别有效生动地表现了“春”的特征。构思新颖,手法独特,令人叫绝!


【熟诗素评】以雪写春,匠心独运——唐·韩愈《春雪》《晚春》鉴赏



(转自:一唱元声公众号    原创:一唱元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