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守与别离

(2023-05-17 16:58:37)
标签:

相守

别离

散文创作

分类: 他山之石



相守与别离



   喜与悲,常在一瞬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体悟变得更为敏锐,某根神经变得更为灵敏,那些脆弱而真实的情感常会在某一瞬间一触即发!


相守与别离


       近日忙完一些琐事后打算去探望许久未见的老前辈张姨。一个多月前张姨的老伴王叔因心脏病突然离世,未留只言片语,她女儿说她一直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日夜沉浸在悲痛中。我拨通她的电话后,想不到她竟不知道我是谁了。我使劲提高分贝告诉她:我是**。她说她不知道这个名字,她说她老伴不在了,管不了那么多了。“滴”的一声电话挂断,一串问号从手机里滑出……我蒙圈了,聪慧又暖心的张姨,每次接到我的电话都会非常开心,嘘寒问暖,这次怎么画风突变?冷漠且语无伦次,莫非她的魂也被老伴带走了?我的情绪瞬间被触发,关于她的往事记忆瞬间如潮涌来。那个曾经常常念叨我的人,真不记得我了吗?她的魂真的随老伴而去了吗?


   我开始惶惶不安,第二天决定和她女儿下班后一起去她家。去前再次拨通她的电话,她总算“还魂”了,如往常一样,亲切地喊我名字,说很想见我。我也按捺不住,等不及她女儿下班,便独自去见她了。


   她早早下楼来等我,厨房里已准备好做麦饼的各种食材。以往她从不管家务事,都是王叔在操劳,也不做饭菜,但麦饼做得挺好,因为她的孩子们喜欢吃,她便很用心去做。我也爱吃,所以每次去她家,她都会做麦饼。与张姨的缘分始于二十多年前,她小女儿曾是我先生的同事,也是我公公的学生。那时两家住得又近,于是渐渐处成了“亲戚”一样的关系。


相守与别离

   后来,我搬家,再后来,她住了几十年的杭钢宿舍也拆建了,和王叔搬到她大女儿家附近的小区过度。我居江南,她住江北,各自忙碌,见面机会渐渐少了。和张姨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每次去她家,她总会开心地喊:“小丽来了!小丽来了!”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给我做好吃的,包饺子做馄饨,边做边唠嗑,最拿手的便是萝卜丝葱花麦饼。大麦饼做得圆实油润,香气逼人,每次撑饱了肚子后,她还要多做几个打包让我带回家。


   王叔走后,她确实魂不守舍,一见到我就开始念叨王叔,念他的好,念他的贴心与温存。她与王叔一生恩爱,形影不离。王叔性格温和,不善言辞,对她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家务活都不让她做,连平时吃药都是王叔给她准备好。相守相伴五十多年,一直把她当做手心的宝护着、宠着。这次王叔只是进了一趟卫生间,便天地两隔,来不及道别。她无法接受,整颗心被掏空,人更是瘦了一圈。她无法适应一个人的生活,她说满屋子都是王叔来来回回的身影,白天眼前都是他,夜间梦里都是他,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相守与别离

   此刻,我只想做个忠实的听众,听她咀嚼相守的甜蜜,听她吞咽离别的悲痛,只要她有所释怀。她说这几十年王叔把她照顾得太好了,对王叔过于依赖,突然间阴阳两隔,她的“左右膀”断了,她的精神支柱垮了。她说一下子竟不知道如何生活,家里啥都不会做,精神上更是无可寄托。子女有子女的事业和家庭,不可能时刻陪伴她,白天难熬,夜里更难熬,时刻在想他。此刻,我才意识到,夫妻一场,相守时有多恩爱,离别时就有多痛苦,就如物理学上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彼此珍爱的夫妻似乎共用一个灵魂,到最后分不清彼此。


   此刻,我竟庆幸这辈子没人能自始至终宠着我、惯着我。从小母亲的严厉,让我早早能自理,生活独立,精神独立,任何困难时刻都不愿意“被关注”、“被照顾”。成人后,嫁给一位有大男子主义思想顽疾的男人,这种独立性更是得以进一步加强。我竟庆幸能拥有这样一份独立性,如此,纵使世事变迁,尘野苍凉,纵使人群离散,独尝孤独,也能葆有一份从容淡定。


相守与别离


   杨绛先生曾感悟: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何尝不是?!四季流转,生命轮回,不可逆,不可违,且看淡风雨,不依赖,不迷茫。浮生一世,草木一秋,无论多美的季节,多绚的人生,待繁花落尽,霞辉燃尽,终要靠自已收拾那枯枝余烬的残局,就像秋风要清扫落叶,冬阳要消融残雪;浮生一世,无论谁是谁的风景,谁又成了谁的故事,收笔落款的人终是你自己;浮生一世,不但要有一颗丰盈的心抵挡岁月的刀光剑影,还要有一份柔韧的力量,与岁月言和,独守落日残阳!


   一生相守,终有一别,感情不深不浅,暖心便好;生活不甘不苦,顺心即可!


相守与别离


      陈秀丽,笔名秀秀,居浙江杭州。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锡林格勒乌拉盖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加拿大温哥华等地的杂志报刊,偶有获奖。出版诗集《盒子里的阳光》《光阴舞者》及散文集《不如不见》。


      照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转自:柴桥头公众号    原创:陈秀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