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普短文:颜色的“色”是如何产生的?

(2022-12-24 22:01:44)
标签:

科普短文

颜色

“色”是如何产生的

化学蒋特说

分类: 他山之石

科普短文:颜色的“色”是如何产生的?

 

本文避开作者不擅长的视觉产生原理部分内容,只说“色”的产生。

相信只要有文字基础的人基本都能看懂。但即便你大学毕业,甚至是理科的,甚至于你学过大学物理的,也未必知道得那么详尽。

不信你看完此文,试着回味一下。

天晴时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味道足够咸的大海海水是深蓝色的?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色彩丰富的物质映入眼帘?干脆说吧,这世界为什么看起来是那么的色彩斑斓?

这要从光谱线说起,光谱线波长范围很宽,比如,按波长,从短——变长的顺序,……伽马射线——X线——紫外——可见光——红外——无线电……。一定波长范围的光(波长约380~780nm),称可见光,人眼视网膜仅能感受可见光。可见光白光是一种复合光,如太阳光、普通灯光等等,而复合光是由无数丰富多彩的各种单色光互补形成,如:红橙黄绿青蓝紫(波长逐步变短),也有说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等,用三棱镜即可将复合光分离成各单色光。还比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雨后美丽的彩虹,这里,雨后聚集的无数小水珠就相当于无数个三棱镜,将复合光分光,形成了美丽的彩虹。

然后解释一下“互补色”这个词,即:将两种或多种单色光按一定强度混合后(或飞转起来)会成为白光(复合光),这种现象称之为光的互补或互补色。各单色光的互补关系如下图所示:


科普短文:颜色的“色”是如何产生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图中对角线上两种颜色正好互补,如:蓝与黄,绿与紫红与青等等都为互补色。更有趣的是,以前的彩色照片与其底片在颜色上看恰好为互补色,比如,底片胶卷上的绿色,洗出来的彩照对应的颜色是紫红色,底片胶卷上的黄色,洗出来的彩照对应的是蓝色。摄影技术中常用滤色镜滤去其干扰色(互补色),从而使照片的主题层次更清晰。

此图告诉我们,若看到的物质是红色,就是这物质(至少是表面)吸收了可见光中红色(波长,下同)的互补色青色,而呈现了红色。换句话说,某物质若吸收了可见光中的黄色,那么你的视神经和大脑感受到的就是其互补色蓝色!

综上所述,物质的颜色是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而产生的。当然,物质若没有可见光的照射我们也就不可能看到该物质的颜色。

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空气吸收黄色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蓝”天。当然天空有云层例外,因为云层反射可见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白色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是所有人所期盼的天像。杂质少的河水或溪水吸收微紫红光,呈现淡蓝绿色,水越纯净,色越绿,水越深,色越蓝。海水里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无机盐氯化钠、硫酸镁等,泥浆胶体中的固体被凝聚分离出来自然沉淀,使得海水澄清透明。而这些无机盐水溶液吸收黄色光,所以呈现蓝色,海水越深色越蓝。以前温州洞头海水也是淡蓝色的,但洞头周边海水盐度较低,难以凝聚过量的泥浆胶体,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过多开发和建设,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浆胶体粒子悬浮而不能凝聚分离,所以洞头近年来已是难以见到标志性的“湛蓝”色大海了。但我相信总有一天,随着环境治理,终会重现蓝天碧海的那一天。

从上图还可以看出,任何颜色之间都会出现无数中间色,无数对互补色。所以,要问自然界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回答当然是:无数种!

此刻我突然来了感悟:

不管是自然界中的人或物或各种现象,都不可能非白即黑、非红即白的,更多的是它们之间一系列的中间色!

因此,我们常常需要宽容的看待各种事物、各种现象,因为色无完色,事无完事,人无完人。


(转自:化学蒋特说微信公众号,原创:化学蒋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