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望村落(下)

(2022-11-04 23:32:59)
标签:

守望村落

危旧老房

古树

摄影作品

分类: 他山之石



守望村落(下)



守望村落(下)

柴桥头 


       《守望村落(上)》昨天推送很多读者读后留言。

       老宅院是我们的根和魂,修好老宅院是尊重家族的历史和文脉,既保住风水,也有利于传承,假如老家没有了房子,那真是变成回不去的故乡。(陈)

       每天晚上,在夜幕幽黑、一片宁静中睡去,每天早晨,在鸡鸣狗吠中醒来。一出门,经过一道又一道弯弯曲曲的小巷。一到农忙季节,到处弥漫稻谷芳香……这是我对童年时代农村的印象(李)

       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  (郑)

       今天推送《守望村落(》,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阅读!

         

守望村落(下)

        2022年9月23日,苍南县灵溪镇水头街。这条老街149号、150号、151号、152号四间二层木结构楼房,半个世纪多了还完整地保留着,居住着,可以看出主人把老房子保养得很好,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村庄半个世纪以来变化不大。


守望村落(下)

       2022年9月4日,灵溪镇南水头片区。南水头卫生院原院址位于水头内街,一幢3间2层的砖木结构建筑,从60年代开始卫生院一直在这里经营了30余年,直到90年代初期才搬迁到100米以外的南水头路新址。这幢房子后来村委会进行了简单的修缮,留作老人活动中心。而今已破损、渗漏,荒废多年,只待拆迁重新安置建设。


守望村落(下)

       龙井老屋盼人住


       2022年10月10日,桥墩镇龙井村。163号至167号五间二层木结构房屋,位于玉龙湖东面半山坡上,有水泥路通往鹅峰山经过此地,桥玉线入口进入约一公里,是登山爱好者北坡登鹅峰山的必经之地。这五间房屋村民外迁已久,无人居住,房屋一直没有修缮过,163号、164号和165号三间尚好,166号和167号两间已坍塌漏雨不能居住。有好事者若能把这五间依山面湖的民房依旧修缮成驴友驿站,让其有价值地存在,真是奇妙之极!将来也会是拍电影、拍婚纱照的难得外景地!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10日,桥墩镇石龙自然村。玉苍山下石龙228号对面不足百米的山岙,有一幢7间二层民房,早年因不通公路,村民住在山岙生活不便纷纷弃房外迁。老房年久失修,房顶已坍塌,但立面及墙体完好。如今公路已至,想生态养生过隐居生活的人可以来此重建居住!


守望村落(下)

       桥墩镇丹阳社区镇西和堂阳山坡上的老厝有300间,一部分有老人居住,一部分空置。空置的房子中有部分坍塌漏雨。城镇建成区内的危旧房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要通过完善政策,突破一些限制,采取激励措施,结合城镇规划,因地制宜逐步解决。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29日,灵溪镇大坡村渔池自然村。这里有一幢坐北朝南六间砖木结构的老屋,门牌号码大坡村渔池100号-105号,保护完好,适合居住。目前只有一户71岁的曾姓村民和他72岁的妻子共同居住。儿女们及邻居都居住县城。老曾介绍说,他儿子在外地办卤制品厂,赚了钱,自掏腰包花100多万元在老家门口建设公路接线工程和水利设施,改善农村老家的居住环境,目前工程还在进行中。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29日,苍南县灵溪镇大坡村渔池自然村。


       灵溪西部山区渔池自然村,人口大都迁至县城等地,笔者携朋友一行三人走访了部分民居,看看现在的山区农村居住情况如何!看到的都是少数老人、妇女在山上维持生计,年轻人都到城里讨生活去了。看到了坍塌的民房,杂草丛生,人都进不去,房子主人早就放弃了,甚是苍凉。俗话说“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现实还真是如此。


       渔池村055号、056号、大坡村渔池107号,钉着不同时期门牌的三间二层砖木结构老屋,房顶已全部坍塌,在现场还可以看到掉下来的床等家具。但老屋的立面完好无损,屹立不倒,风貌依旧,这倒让笔者看到了一种风骨,看到了一种精神。


       三间老屋宛如在挣扎,在期待,主人还会回来吗?!


       听邻居说,有人出价30万元要买下这三间王姓人家的老屋,王家人没有答应。遗憾的是后来这三间老屋依然风吹雨打。


       被遗弃的东西就无法体现其价值,只有被珍爱才有价值。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29日,灵溪镇大坡村渔池自然村。


       山区农村由于村民外迁后对老屋没有及时修缮,任其毁坏,终成危房。比如渔池自然村169号、170号、171号三间二层的老屋,因是D级危房被灵溪镇人民政府查封。一位72岁的农妇在大山里又没有其他住处,也只能暂住在自己的危房里,真心为她的安全担心!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29日,苍南县灵溪镇大坡村渔池自然村。


       在该村的一个山岙,有一幢7间二层民房,门牌渔池村138-143号,还有中厅一间,均系温姓人家。房屋被四周的林木环抱,一条村民自己开凿的机耕路蜿蜒至家门口,房前有一个大水塘,由于长期干旱已没有水。这么多房子尽管无人居住,但这环境看上去还是挺美的。


       七间老屋好像在齐刷刷呼喊:主人们,常回家看看吧!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29日,苍南县灵溪镇大坡村渔池自然村。


       在渔池的另一个山岙,门牌大坡村渔池222号~226号,中厅一间,西首石墙房一间,共七间二层老屋,西边间早年已坍塌,仅剩门面墙体,其余六间保留完好,共六户搬到县城生活,一户留守常住。梁姓人家在房子的东首搭建了三间牛棚,养了几头牛,我们到访时,牛棚的二个门是开着的,主人放牛去了。有一户看家护院,也有利于保住整幢房子。


       这幢梁姓人家,四周林木葱郁,房前有多棵百年椤木石楠,翠竹依依,古树苍苍,老家虽然寥落,但后人们在县城和其他城市早已发家致富事业兴旺!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18日,桥墩镇兴安村新宫。一幢四间二层砖木结构房屋(91号~94号),有三间已破损、渗漏,只有91号(东边间)尚有一户时不时从桥墩集镇回老家居住,其余三户均搬迁至桥墩集镇。若再不修缮,这幢房子过不了几年就面临坍塌的危险。


       农村都是一户一宅,各家由于经济状况不同,对于修缮老屋很难统一,很多人只能放弃,任其倒塌,这无疑也是一种家庭资产的流失。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18日,桥墩镇罗垟自然村。


       我们拜访罗垟时,眼前2幢民居10余户人家,只看到2户常住,一户在干农活,一户在做龙香。其中一幢罗垟240号、241号、242号民宅,主人是打算不要了。240号后半部分已毁,其隔壁一间即东边间早年已毁坏,只剩门台。农村所有的老屋都是从东边间开始被毁,由于东向房屋易受暴雨、台风侵袭。


       面对山区农村衰败的老宅,真是痛惜,这无疑也是一笔资产的流失。一个有一千多人口的村,长年常住山上就几十个人,大都是老人、妇女、残疾人,行政村体制名存实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再来一轮村大撤并。


       让我们共同呼吁,一起努力,保护好古宅,保护好村落,守住乡村文明,传承文化之光!


守望村落(下)


        历经数百年的桥墩新宫凉亭依然挺立在半山腰上。

    

守望村落(下)


       2022年10月18日,苍南县桥墩镇兴安村新宫。山区新宫自然村唯一一幢保留下来的木结构房屋,而今也面临自东向西倾斜倒塌的危险。新宫37号、38号、39号、中厅一间、原新宫村52号共五间尚且保留,但王姓人家早年已搬迁到桥墩集镇,长期无人居住,自然谈不上修缮。39号隔壁一间、原新宫村52号隔壁一间已坍塌只剩地基。原住民没有钱维修,外村人又不允许买,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些老房子彻底消失,如同看着重病之人得不到施救而慢慢死去。


       这座老宅院的西首有一口古井,解决了用水的问题。在古井的上方有一棵155年树龄的木犀树,木犀树依着村口老井有水分越长越茂盛,10月,木犀花开,香飘山野。在这座老宅院的东首有三棵百年枫香,老宅院四周森林环抱,坐北朝南的院子每天清晨在阳光的照耀下亮相。


       老宅院是我们的根和魂,修好老宅院,是尊重家族的历史和文脉,既保住风水,也有利于传承,假如老家没有了房子,那真是变成回不去的故乡。



守望村落(下)


       陈一鸣,苍南县灵溪镇人,大学学历。爱好阅读与写作,曾有文章《难忘的教诲》获温州市征文大赛一等奖。现在县人大常委会供职。


(转自:柴桥头公众号    原创:陈一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