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古镇
古镇的图腾曾是一本线装书,里面有眉批,有墨香,有明朝的史,有近代的志,有淡的水痕,有浓艳的戏装,有札书,也有诗文,我已经无法描述你的相貌。
曾经想:那一切是否从不曾远去,从不曾失去。所有的童年,所有的春天和秋天,所有的亲朋好友的容颜。
要么你纯洁,要么你乖戾。
我只记得昨天,夜晚的寥廓,星光的闪烁,秋天的落日,时光的重现。
多少次,我听见了大自然在秋风中的谆谆教诲……
我却忘记了哪一些细节值得回味。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周期是先民们画下的一个人生之圆,祖先们过着一种简单而深刻的生活。
随着时间的变迁和推移,尽管它是早已失去年轻时代的辉煌,从一首诗里剜下怀念的痕迹。
如果站到历史后面,我将最后的沉默放在尖锐的风里,已不想说出太多的诺言。
古镇很小,却很古老。新宅,老宅,洋楼,别墅,残阳不经意地落进了秋的黄昏,沿着一条河流走,更辽远更清晰。
儿子纠缠我讲儿时的故事。
我让儿子阅读我书中情节。
我对儿子说:每篇文章里,都藏着一个值得回忆的故事。
儿子沉默不语,仿佛内容与他无关。
河边的杨柳留下的绿荫,水面枯叶沉思默想;难言的激情,深沉的絮语,埋在心间。一舒为怀,一释为乐,将我写进日记……
我离开古镇,在异乡的夜梦中沉沉睡去,古镇的变化在游子的心田。
石板路
石板路,是祖先伸向外界的触觉。
石板路铺得平平展展,时有高低,坎坎坷坷,迂回往返,起点抑或终点。
我站在路的视线之外,你站在我之外。我阅读你尘封的凝思,没有翻开你切割的层次,你洞穿了人类灵魂的细节。
仰视的是你,低头的是我,低头比仰视站得更高,你听到了脚步声。
蜿蜒的石板路在古镇的皱褶里,浸透了祖辈们的泪水与忧伤,记载着人生艰难的历程。
石板路守候故乡这片空旷的孤寂。
从远古一直跌跌撞撞走到现在,用沧桑和憧憬写就生命的石板路,只是短暂停留。
当熟悉的石板路,被凌乱的脚印覆盖,最后出现的:憔悴、衰老,再一次提醒我快和慢之间的距离。
往事如烟,捡起记忆的碎片,留下了一个位置,灵魂随即也旋转。
小巷
失忆的夜,沿着铺满余韵的巷子,我寻找往年的某些事留下的印记。
似曾相识的地方,在令人回味的那一瞬间,怎样用自己的沉默诠释这巷子的清静。
记忆深处一条古老的巷子,深切的和谐,激情的撞击,点燃了心底埋藏已久的思念,散发出甜美的话语,如倾听人间的物语。
抬头的飞檐楼角,残存的风铃闻风而动,不经意的脆响如罄飘荡,在温存中温存,巷子终于完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
每次回来,我总要去看望住在巷子里的老余,他那沉默不语的烟头,燃烧着一种亲切的目光。
转角处,几声长长的犬吠,老余把我送出小巷。
走出瘦小的巷子,我的心便深深地、沉沉地凝固了,默默地站成一种标记,站成我无法抹去的风景。
多年以后,我仍能于蹉跎岁月之上,遥闻不绝如缕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