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金乡先祖的辞章
1
瀛洲,一次燃烧的狂欢,在火中凝固。
岩壁上的岁月似灰烬,冰凉。风将它们吹散了,只留下陶的碎片。
古老而怆然,仿佛在瞩望历史深处那缕缕缭绕的尘烟。
苍茫而无语的天际之下,瀛洲的山庄,青烟漂泊的蓬莱仙境,在哪里?
混沌乾坤,代代相传的神话故事。
天地蛮荒,生生不息的远古印证。
2
苍茫。沧桑。战乱。和平。
冥冥中出现了一方大屿,一方小屿,山体漂移,包裹着大地,致使江河在入海处倒流。
那里没有声音,也没有生命,它空荡荡漂浮在一片空寂之中。
一个时代倒影,在水中晃动变得模糊不清,一个部族。
石的镰刀,骨的镰刀,人与日月的狩猎,圈归为一片田园,一方生存的水土。
始于炎黄血脉繁衍,有多少艰辛,孕育了史前的文化。
3
我听见了铜鼓,还有唢呐的尖叫,一种声音在唤,一只手搅动千年云烟。
我望见,这些天堂的精灵不知疲倦地飞翔。
她们啊,穿过春秋时代的雨夜,越过鼎盛三国的云层;读着唐诗宋词,杯中的月色,壶中的大明社稷,袅袅而至我的眼前。
江山永在,人生易逝。一切都是虚无缥缈,一切都是真实存在,一切都是穿过酒杯之中的醉。
我身后的沙丘遥远,野芦苇的叶子被风剪碎。
4
明朝卫都,你带着一片神秘的风尘扑向我,引领我走向你的昨天。
古道上的瘦马的蹄声,响彻了浩瀚的大海,飘过玉苍山,越透平沙万里。
大地。山川。阡陌。村庄。卫都。
鼓角争鸣,鲜血之河呜咽着刀斧断裂骨骼、败马哀鸣的痛楚。
在风霜的道路上,戚继光佩带刀剑,乘金戈铁马而来,泊于大明,泊于六百多年卫都的碑文里,任海风骤起骤落,属于明朝的心旌。
明朝卫都,是百年合合分分的纵横捭阖,是百年民族融通的盛世方圆。
经历了抗倭阴霾,迎来了一片晴朗的亮丽天空。
我触摸到了热泪涟涟的美丽的故土家园。
5
辉煌的卫都啊,曾威严地伫立起惊叹,恢弘地在世人眼里绵延。
是你曲折坎坷的磨难,让我们意志如钢。
想那遥远的荒野上,曾游荡着多少不屈的灵魂,洒满了无数热血。
你是哪一方泥土哪一根肋骨塑成的雕像呢?
古城金乡,你模糊的文字于斑驳的墙壁之上,抖颤着目光,发出昏黄的微笑,诠释心灵的伤痕。沉于大地,沉于沧海,成为一句永恒不变的誓言。
6
生命坦荡如弦,奏响涅槃的情缘。没有了百年的红颜,有的只是剩下几处残垣和无奈的悲怨。
那土地深处的九泉,仍埋着我们一代代祖先,他们飘荡成一缕无家可归的青烟,萦绕着我的脚步在荒芜的泥土上奔走,一步三叹。
而今,青灯黄卷,听诵经的菩提一声声一遍遍,我只能双手合一,恭祝平安。
佛啊,你的来处在哪一个驿站?
7
手捧一把带有前世余温的泥土,我听见了杂旮的脚步声;风铃声声,摇醒空中月亮,你是否听到了悲凉的江南古调?
卫都城内,在大明远游中,我将为你的荣耀抒写神性的诗篇;为你去重新认识尊严和勇敢;为你这座宏伟的城池高扬如雷的回响。
今天,我踏着那太阳挥洒的音韵,叹,大屿山风起,小屿山界石下,埋葬了多少枭雄英魂!
8
蹉跎岁月,告别了漫长的黑夜。
居住在族谱里的祖先们,他们的表情于存在和虚无之间,诉说着神秘血脉的传统。
仿佛古老的星光,自时空的苍茫中徒步而来,融入了古城大地。
五千年泱泱神州啊,我们伟大的炎黄。
左眼的火红的太阳,右眼是皎洁的月亮。
残缺古城楼的风情,时常冒出沾着剑气的言辞;包罗万象的混混沌沌,开始了生生不息的歌唱。
9
我感觉到江南的雨意和灵气;我喜欢这里秋雨的梦境;我迷醉于这里小巷、大宅瓦屋、青石桥和不老的古井。
我踉跄而又粗鲁的脚步,没有打扰北门轮船码头的人群吧。护城河里,水禽在酣睡;天空飘下明清的银色羽毛。
我喜欢初露天光的菜市场,那吆喝鱼虾的繁华水乡,等待更夫收去最后鸡叫。
乡音、手语和鸟鸣,聚着一处,母语的滋养把世事说破。
如今古城布满皱纹,我出生在这里的地理标记,与我的身体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