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副|不思Study
标签:
不思study书房 |
分类: 读书笔记 |
书房
不思Study
书房的名称:不思Study
书房面积:18平方米
藏书数量: 5000册
建成时间:不停息
设计理念:灵魂的栖息地
功用价值:实证——人生的高度取决于读书的厚度。
我欣赏这句名言:阅读书籍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虽不是文人雅士,也视书为宝,与书为伴。爱书,理所当然就要有书房,给自己所爱之书找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为自已灵魂有个栖身之地。置身书香氛围,浸润其中,与古人对话,与大师交流,在知识的海洋自由徜徉,物我两忘不亦快哉!身为普通教师之一员,虽无王小波、莫言等之赫赫威名,亦无高深之著作,然爱书之情却真实可感。不求锦衣玉食,但求满架诗书、满腹诗书,诗书满架是做到了,但诗书满腹至今还在努力。
我的所谓“书房”,随着书隐日增几经变迁,最早的时候是套间的小书房,8个多平米,书摆放在书桌上桌下和箱子里,数量虽然不大,上千本却有,书不曾多看但买书不断。近年来电脑、平板、手机、电子书突袭而来,大有蒸蒸日上之势,但纸质书本还是我的最爱,到得后来,居然也有上万本之众,却是挤于一处。也常想有一间真正独立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书房该多好啊。因为前两年工作的变动,搬回老家,这个愿望终可实现。遂然自己动起手来,去木材市场购来杉木大板以及木桩边角小料。在大院露天搁置几天,也没请人设计木工帮忙,全然独自开干,不久“别具一格”书屋也悄然呈现。新书房二十多平米,完全是我自己的天地,搬回喜爱的近半书本,空闲之余,面对满屋藏书,心里涌出无限感慨,欣慰终于为我的这些不离不弃的“书”们搭建这样一个栖身之所。
书房名称有点睛之神力,于是在心里构思了几个书房名,比如“伴书房”“左书斋”,表示书不离手、随时阅读之意,再如“万卷斋”,表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还有“风雅斋”,取《诗经》里“风雅颂”之意,再有“舞文斋”,取“舞文弄墨”之意,但终不尽我意。回想第一次取网名为“图百思”,再为“肖三思”,现为“肖一思”,最终愿望是“肖不思”,取自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但深感不思境界高入云端,不好狂妄自大,但心向往之,便将书房取名“不思”。又,五年前偶然关注到《失控》一书,据说是互联网的预言大神级人物凯文·凯利的世纪之作,惊叹于30几年前便已提前预见了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与商业应用,包括了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网络社区、大众智慧、迭代。而后便对来自硅谷前沿科技的倾心关注,不可收拾,进而扩充至国外各类书籍。所以也将“房”“斋”“阁”直接变为“Study”。
英文“study”有书房的含义,所以也将“房”“斋”“阁”直接变为“Study”,呵呵,独具特色中西合壁的“不思study”,不知哪天请哪位德高望重的老书法家提笔时,是否会场面尴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