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小红书:家长不满学校寝室“连坐”制度,怎么办?

(2022-02-06 14:25:48)
标签:

班主任小红书

家长不满

学校寝室“连坐”制度

解决方案

分类: 他山之石


班主任小红书:家长不满学校寝室“连坐”制度,怎么办?


   教育情景:因为很多寝室在熄灯后有“夜聊”的情况,学校三申五令,但效果不佳。为此学校出台了针对性措施,其中最严厉的是,一旦有人因此被扣分,则该寝室全员要通校三个晚上。令初下,“夜聊”陋习得以遏制,很多班主任松了一口气。不久,小杭所在寝室触碰红线,被扣分了。按照学校规定他们得通学三天。这时,小杭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情绪激动,说家长都在外地,学校这样的制度也太不合理了,出了安全问题谁负责?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如何处理?

班主任小红书:家长不满学校寝室“连坐”制度,怎么办?


情景分析

   这个情景题的大意是学生“夜聊”被扣分,按学校规定全员被罚回家3个晚上,小杭家长不肯,质疑学校的制度,且以安全问题相挟。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个制度的出台,相关家长是否知情?未经听证的新制度家长自然有质疑的权利;小杭是不是“夜谈”爱好者?如果是,家长且知情,没啥问题,学校规定的执行是讲针对性的,家长不在家,有亲戚,没亲戚,有宾馆,大不了辛苦班主任这三天发扬人道精神送一送。学校三令五申,自作孽,得担责,没啥好说的,这对孩子也是一种震慑教育。如果小杭是无辜的呢?无论家长是否在家,无论措施是否离校,惩罚都是不合适的;或者小杭有辜,无辜的学生家长闹到班主任这里呢?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对于一个无辜的甚至极其反感同学“夜聊”的人,这样的结果对他显然是不公平的,班主任该怎么办?这需要教育智慧。因此我们不妨假设,小杭就是无辜的。


 

班主任小红书:家长不满学校寝室“连坐”制度,怎么办?

   这是一个连坐的案例,很多学校也都在这么尝试。连坐制始于周朝,最著名的是后来秦国商鞅变法时的连坐制度,主要目的是让老百姓互相监督、互相检举,起到维护国家法律的作用。后来发展为法犯一人,诛灭九族,其残忍性这里不多赘述。时序流转,到了今天,学校教育采用的捆绑式评价,有一定的合理性,寝室是一个小团体,室友朝夕相处,谁有个缺三短四的,大家都清楚,只是碍于情面不说罢了。合适的且大家都乐于接受的捆绑,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凝聚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大家互相团结、互相监督,让小团体朝着同一个目标奔去,是好事。但现代教育体系建立的基本前提是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个人要自负其责。“罚当其人”“罚当其事”,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但无须为他人的过错买单。学生的学习、生活,主要是独立自主的个体行为,室友之间虽然也互相帮助,但除了打扫卫生的分工,其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助。更兼个性差异,基本是一个松散型的小团体,那就更不应该拿一两个人的错误去惩罚所有的人了。对于无辜者,学校的这种规定就是无妄之灾,换谁谁不能接受。若当初征询家长意见,估计也是很难通过的,因为该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其弊远大于利。


班主任小红书:家长不满学校寝室“连坐”制度,怎么办?


情景分析

   同时,学校采用这种捆绑式评价也是懒政与庸常的表现。“夜聊”坏处之大,自不待言,但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夜聊”。敢违规“夜聊”者往往强势,弱势者怕得罪人,只能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精准施策,找出“夜聊”者,然后施予惩罚,以保护全体寝室成员的权益,怎么可以是非不分,搞一刀切呢?学校的懒政与不作为,让其爱上捆绑,只要发现有人“夜聊”就行,至于是谁,是可以不闻不问的,因为捆绑评价嘛。


   小杭是无辜的,学校制度的这个锅,现在得班主任来背了,怎么办?



应对策略

   面对情绪激动的无辜的小杭的父亲,面对句句在理的追问,班主任任何“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的遁词都是于心不忍的。在明知不合理的情况下,既不能拆学校的台,也无须一味为学校背书,而是要告知家长客观事实:这是学校一直以来的规定,以前也是这么执行的,但你说的我也认可,小杭这孩子不错,作为班主任,我也特别想帮助他,你先不着急,我跟学校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结果。先稳住局面,欣赏孩子,尊重学校,这是一个成熟班主任的表现。


   当然,班主任不是万能的,遇到困难用智慧,连智慧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找校长,因为对班主任而言,校长不仅是职务,也是一种资源。如果校长有办法接这个烫手的山芋,那最好;如果校长和你一样为难,这时展示你才华的机会就来了。你可以就捆绑式评价的弊端和校长探讨,关键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这是说服校长改弦易辙的关键。你看,遇到瓶颈,发现弊端,建议可行,校长一定会欣然接受。乘此机会,再请学校法外开恩,暂缓执行通学三天的规定,等新制度出台再统一落实。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校长发现你是一个人才,你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必定会为难学校,何况,一个即将废除的不合理制度,还有谁会在乎它执不执行呢?如此,问题便完美解决。


班主任小红书:家长不满学校寝室“连坐”制度,怎么办?


应对策略

   划重点了。除了出台合理的惩戒措施,你该向校长提什么合理化建议呢?一是设置缓冲,在熄灯前五分钟,铃声提示,让学生集中闲话;二是精准定位,值日老师和宿管人员先做几次排查,锁定目标,重点巡逻,让“夜聊”之人无处遁形;三是首发责任,熄灯之后引发“夜聊”,第一位发言的同学负全部责任,严肃处理;四是匿名举报,对于强势学生把持的寝室,用这一招找出“夜谈”者很管用。


   当然,也可能校方精准找人并不困难,只是希望通过这种“连坐”方式让大家彼此牵制,不敢“夜聊”,这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这既违背教育规律,也有悖以生为本原则,你看,家长这不找上门来了吗?



(转自:赖联群班主任工作室    原创:赖联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