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2021-04-14 19:07:50)
标签:

书写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林甲针

分类: 他山之石


写书 | 林甲针: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引言 

每一个主题的选择都以儿童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立场解问题;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关注每一个体的感受,给他的温暖、爱心、接纳与肯定,常是他生命中的光与热,是他能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力量与支持;做学生重要贵人,我们能帮的最大的忙是让他因为和我们接触的正向经验,愿再继续“求助”,问题就能较有效的解决。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卢风宝老师电话我说《中学心理辅导实用技巧与案例》已经在天猫旗舰店上架了。我心里特别高兴,这是我带着研修团队出版的第12本心理辅导书籍。这之前的11 本都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特别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江华主任多年的关注和鼓励。2018年12月华东师大卢老师找到了我,让我做一本心理辅导个案。他说现在市面上这种书比较少,很多老师都需要。不仅仅是专职心理教师,还有班主任和家长也有需求。


       刚好我在主持一个温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我的学员来自永嘉、泰顺、温州市区、平阳,还有苍南本地的。他们都是应用心理学毕业的,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基础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上课任务,并且正在学校和社会机构做心理个案辅导。


       接到任务后,我的研修团队聚焦在心理个案辅导上,足迹踏遍温州的山山水水。从情感引导,心理疏导,交往指导和自我重建4个方面,对中学生的社交恐惧、考试焦虑、心灵创伤、自信缺失、青春期恋爱、亲子关系紧张等24个主题具体地进行辅导与干预。我们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辅导的过程、辅导的技巧、咨询的感悟和问题的剖析。


       我们的出发点是想助力一线的辅导老师和班主任读懂中学生,让成人更懂得孩子。


       这是我的第12本书。每本书从选题,实践运作,到成稿出版发行都要一年多的时间。它的出版发行,就好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像极了我的孩子,让我感到欣慰的同时产生严重的焦虑。


       多年来,因为书的出版,让我评上了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名师,也让我的足迹遍布了全国各地。


       从一个职业高中毕业的小学代课教师到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名教师,一路走来,总是思绪万千……此时我坐在书桌前,回想自己成长的路,像电影一样一帧帧呈现。


曲折坎坷的求学路


       我的老家在浙南山地的一个小山岙里,开门见山,风景秀丽。自然村住有林氏族人30多户,150多口人,早在三百多年前由福建安溪迁入,世代务农。


       从记事起,爷爷总是柱着拐棍带着干粮到深山老林安基村采药,直到天黑狗叫时节,蹒跚而回,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而父亲,在我儿时的印象则是白天田地做农活,晚上古道挑夫。夏天入夜八点,屋前半山腰有人呼叫父亲的名字,悄悄起床,帮助鱼贩挑海鲜。我家处在挑矾古道的靠海边,那时的世界矾都,购销两旺,15公里崎岖山路,父亲提着灯笼,就着微弱的灯火,挑100多斤一路跑着,等他回家已经是天边鱼肚白。


       由于家庭的贫困,我的大妹因为付不出一年两块钱的学费而一辈子没有踏入学校,现在每遇大妹还让我内疚不已。


       记忆中,父母也经常因为一角五分的事争吵,闹得我们小时候特别没有安全感。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是离开这块努力了也过不好日子的贫瘠土地。


       我启蒙的小学,整个学校一共24个学生,一、二、三年级,婶子一个人教所有的功课。四年级时,我到了一个离家5公里远的完全小学,每天早晨天没有亮就起床,都是老妈陪我走一段路后才能到学校。每到春天,山里的雾浓得见不到10米外的树……尽管很苦、很累,有时也害怕,但是我过得很充实,因为学习着,快乐着。初中时我到了一个乡镇初中,也是走读,每天早晨至少要走一个小时的下山路才能到校,学业成绩一直不错。到了初三时,由于种种原因我的成绩一落千丈,然后就读了职业高中,很认真、很珍惜上学机会。每当其他同学在教室闲聊、打牌、出去活动时,我总是默默坐在教室里看书,晚上学到很晚,有一次老教务主任三更半夜到厕所遇到我,还以为我是小偷,那时的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文学。1986年职高毕业,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去了遥远的石砰乡中心小学当三年五班的班主任,教语文。时隔多年,脑海中仍深深记着带着学生下海抓跳鱼、上山摘杜鹃花的情景。


       1988年,一个值得我永远尊敬的老师给我发了封电报,让我参加大学考试,随后我得以在浙江农业大学就读。在大学里,曾是班长、一等奖学金获得者的我,以为留在县城没问题,但我却被分到了北岙农技校——一个晚上经常没有电、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汽车、进出只能靠小船的地方。


“穷”则思变的专业路


       大学专业是兽医学的我,从北岙农技校调到苍南职业中专后,没事可做。学校安排我到学生处帮忙,主管住校生的工作,同时上政治课。我管理近千名住校生,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播放起床音乐,带学生出操,从没缺席过,哪怕下雪的日子也在坚持。在与学生“斗智斗勇”的日子里,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我疲于应对,常感到力不从心。政治课也不是我的专业,上课时有学生挑战我的政治专业知识,我往往败得一塌糊涂。工作上没有成就感,得过且过,到了1995年的时候,我感觉方向迷失了、动力消失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正逢杭州大学招收心理健康教育学员,学校派我参加培训。在杭州接受培训了一个星期,我学习了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接触了心理学大师的一些经典理论。回校后,我开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迷茫中摸着石头过河,试着上课,试着咨询,试着写一点心得体会。其间发表了一些文章,到外校做了一些讲座,于是开始有了领导的关注,有了学生的钟爱,我也就有了学习和工作的动力。2000—2002年,我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咨询研究生班的学习,任课的郭亨杰老师、付宏老师都是南京知名的心理学专家,不管是咨询还是心理辅导课,他们独特的经验和方法让我对心理咨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2000年,我参加了温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在市教研员徐慧珠老师的指导下,同班的40位同学对心理辅导活动课和个案心理辅导进行了实践操作。我争取上课、做讲座,与同学们分享上课的得失,徐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大的正能量,扶持着我在困惑中仍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研究。我们在两年时间里走遍了温州的每一个县城,参观了好多学校,形成了一个互相学习、一起成长的团队。直到今天,这个团队的成员还在相互支持。2006年,我以温州551人才,作为访学身份,师从浙江师范大学刘宣文教授,与他的研究生一起学习、交流,读了大量的专业文献,学习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参与了他的课题研究,自己也设计了一个课题。其间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诞生》《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爱情的教育》《帕夫雷什中学》和李镇西《教有所思》等书,还读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文章,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我也写了一系列教育随笔,从困惑中寻求答案,从问题学生中探寻学生的心理需要,让我明白了“爱应该是教育的果实”“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才是有效的办法”“要跟着孩子、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用适当的、不同的方式来教导”等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并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2007年年初,我结集出版了《爱应该是教育的果实》。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2007年2月,苍南县教育局委任我到一所职业学校任校长,我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学生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是我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我仍没有放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期间,我认识了在职业教育界赫赫有名的特级教师娄海滨,他告诉我,当校长是暂时的,当老师才是一辈子的。这让我更坚定走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在忙碌的事务中,我仍坚持上四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苍天不负有心人,同年,我报名参加了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全国首届主题班会大赛,获得了一等奖。这对一直在努力探索心理教育的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团队协作的成果路


       2009年8月,我结束了近三年的校长生活,重返教科研岗位,在苍南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利用这个平台,我组建了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


       在研修班结业时,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写下这样的话:


       两年半时间,我们共研修了15次,从县城到乡下,从高中到幼儿园,从鹤顶山到渔寮大沙滩,上课、评课、讲座、论文、案例、拓展……忘不了赤溪海边的清风朗月,忘不了鹤顶山腰的稻谷飘香,忘不了磨课时东奔西走,忘不了评课时不留情面……两年半,听了好多课,写了好多文章,做了好多讲座。从表面上看是我带着学员学习,其实是学员助推着我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让我感受到温暖……


       在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结业式上,学员代表在发言中这样总结:


       “我想说,我们的活动是丰富高效的,我们的学员是幸运的!两年多的学习时间,我们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体会到了他们幽默风趣的教育风格,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们一起研究、实践,一共举行了15次教研活动,开了51节研讨课和讲座。我们的学员在研修班学习期间,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正是我和学员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研修班成果《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课》和《中小学心理辅导N个典型案例》于2012年8月出版,这既是一个意外的成果,又是这群有心人辛勤工作的必然成果。通过这次研修班的开展,苍南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组建了“林甲针名师工作室”,并聘请我作为工作室负责人,我招收了15位学员,做课题,搞研究。8次活动结束后,我们成功完成了《青春期困惑与团体辅导》的书稿整理工作,于2013年5月出版。


       2014—2018年,5年间,我带领学员到北京、天津、淮南、合肥、嘉兴、舟山、黄山等市上课,或比赛或展示。使学员得到磨炼,也影响了一批人,改变了一些人的教育理念。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5年时间内,我关注校园欺凌、儿童性侵害、职业生涯教育、学习心理辅导、小学生情商辅导、家庭教育、青春期教育……


       每一个主题的选择都以儿童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立场解问题;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关注每一个体的感受,给他的温暖、爱心、接纳与肯定,常是他生命中的光与热,是他能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力量与支持;做学生重要贵人,我们能帮的最大的忙是让他因为和我们接触的正向经验,愿再继续“求助”,问题就能较有效地解决。


       在福建教育出版社江华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出版了11本心理辅导书籍,多本书籍都四印、五印,其中《青春期困惑与团体辅导》《从教育到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德育工作》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和2017年读者喜欢的100本书,中国教育报8次推介了我的辅导书籍。《构建儿童性防线》在马来西亚中文出版社出版,并在华文学校推广应用。


       《小学生情商团体辅导》等9本被教育部入选为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目录。多本书籍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教材,我也在全国各地做了几百场讲座,直接听课教师超十万。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写书|林甲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十年来,我们以课堂、会场作战场,每写一个片段都是我们攻下的高地。在QQ群中、微信号里一个个案,一节设计,一句话,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成长的足迹。


       这么多年,虽然黑发霜白、老眼昏花,却也安宁、干净、纯粹,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接近那个叫灵魂的地方;也让我明白了“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用手指敲打键盘,记下点滴的过往,记下铭心的春秋,把心装在文字里诠释人生: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未来也许会更好,也许没有,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珍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感谢不离不弃的苍南研修团队。


原载于《温州教育》2021年第1-2期(总第289-290期)

作者 |   苍南县教师发展中心   林甲针

(转自:温州教育微信公众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