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熟诗分享】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唐·宫女韩氏《题红叶》鉴赏

(2020-05-20 11:41:19)
标签:

熟诗分享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题红叶

分类: 读书笔记


【熟诗分享】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唐·宫女韩氏《题红叶》鉴赏

吴重秋

 

今天是520,一个完全现代意义的情人节。

今天的唐诗鉴赏,我选了这首《题红叶》。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之中,这是一首十分独特的诗,因而历来受到选编者的青睐。

有何独特之处呢?第一,它的作者是一位宫女;后代只知道这名宫女姓“韩”,无从知道她的全名。第二,这首诗,还伴随着一个特别的故事。

相传,唐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看见一片红叶,上面题了诗,就把它收藏在了巾箱内。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宫女,竟然正是这位韩氏。那是一次韩氏整理巾箱,才发现当年自己随手而写的这首小诗,竟然被现在自己的官人收藏至今,不由问明缘由,感慨万千。(这个传说,最早见于《云溪友议》)

那么,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才能最终感动上苍,赐福这对有情人呢?请读原诗: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全诗用的是一种宫女自述的口气。明白如话,却含义深刻。

一二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意谓:流水你为什么总是那么来去匆匆,而我却总是在深宫里整日无聊清闲呢?诗的一开头,由看到宫内河流“太急”,触发感慨联想,既衬托了宫女自身清闲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寂寞无聊的心理状态,又为下文寄叶传诗作了情景伏笔。“何太急”反问句式和“尽”程度副词的运用,有效地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也使强烈不满当下生活的真朴宫女性格,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意谓:我在一片红叶上题上一首小诗,把它放入水流,并郑重其事地告诉它:好好地随着水流出宫吧,去好好享受人间的自由生活吧!“殷勤”,此处是反复郑重的意思。“谢”,是告诉的意思。

如果说,前两句主要侧重表达对宫内生活的不满,那么,这三四两句,则着重表达了对宫外“人间”生活的向往。只不过碍于宫女的特殊身份,这件心愿,只能通过祝福逐流“红叶”委婉地表达。这两句,通过人叶对话,赋物以灵性,表现生动,表意深切。

这首诗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塑造了一位卓尔不群的宫女形象。在封建社会,爱慕虚荣,以入选宫女为幸的年轻女子比比皆是,可是,诗里这位宫女,却不恋虚荣,向往人间自由寻常生活。

这首诗的深刻之处,在于以一个宫女的真切感受,向被封建社会视为天经地义的“佳丽三千”皇权伦理提外了无言的控诉。

韩氏宫女的题诗故事在民间传播开来,引起了很多人的同情与共鸣。唐代诗人顾况得诗后曾和诗一首:“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据说,之后十几天,从御沟中又流出一首书写在梧桐叶上的诗:“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此诗在《全唐诗》中题作《又题洛苑梧叶上》被收录。

可见,韩氏《题红叶》所反映的,不是孤立宫女的心声。当然,在如此普遍的怨愤之中,应该说,韩氏宫女是幸运的;她最终不仅得到了心仪的眷属,实现了自己向往“人间”自由的心愿,而且,她的心声,获得了普遍而正面的社会认同。这在封建时代是不容易的。而收藏这首诗的书生卢渥也是幸运的。他因这一举动,而收获了一段特别浪漫而珍贵的爱情,因此,还在历史上留下了十分正面的名声。这在封建社会,也十分不易。

借着今天520情人节,我们衷心祝愿天下有情之人,都能像唐代书生卢渥和宫女韩氏一样,得到上帝眷顾,成为亲密眷属!

 【熟诗分享】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唐·宫女韩氏《题红叶》鉴赏

2020/5/20

(转自:吴重秋先生的微信朋友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