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分享】对幼儿园教育的几点建议

标签:
偶感分享幼儿园教育几点建议 |
分类: 成果档案 |
【偶感分享】
对幼儿园教育的几点建议
杨星宇
阅读《为什么日本的幼儿教育名列世界前茅:都藏在这20个细节里》一文有一个大致的认知:日本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课本,只有每月一册的绘本。没有多少知识性教育,而是通过综合性、生活化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获得生活体验,取得认识进步、得到习惯培养。这是当今幼儿教育比较成功的范例。本人现结合近段时间在家带孙子的经历以及幼儿教育理念学习,对幼儿园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幼儿园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之一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其次,幼儿园教育要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因为环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对儿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备的,这个环境包含儿童成长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积极意义,同时也要将所有不利于儿童成长的事物加以排除。要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一定要淡化知识储备,强化“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意识。幼儿教师一定要淡化“教书先生”的角色,通过创设育儿环境,强化“母亲”般的哺育意识,但还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在“母亲”指导下完成,哪些事情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吃苦能力。
再次,幼儿园要让儿童发挥其自身的生命潜能。幼儿教师给儿童的教育是协助儿童自我发展,是给儿童出一己之力。传统的教育则是成人在那里不断地教导儿童怎样怎样去做,儿童就遵命式地去服从。而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让儿童发挥其自身的生命潜能,通过自身的实际的这种活动来发展自己各个方面,包括人格的养成,这是教育的真谛。为此,幼儿园教育要践行“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的理念,还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成果,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表现,而不是舞台上的表演。平时,要重视儿童自发性智能和独立人格的培育,要在成长过程中发挥人的各种创造能力。切记,千万不要把亲子活动,变成“家长们的表演,幼儿园的作秀”。
第四,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要给孩子以自由,促进他们自发性地表现自己,然后加以观察。这里所谓的给孩子以自由,并不是放纵的意思,简单地说自由的意义就是活动,让孩子自由选择对象、自由注意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等。例如,户外活动并不是硬性由幼儿教师安排的,而是由幼儿自己自主选择的,玩什么,怎么玩,他们自己做决定。幼儿教师也与班上孩子们一起玩。又如,幼儿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挖沙地,往里面倒水……或是做泥饽饽等,共同游戏,尽情享受游戏的快乐,分享游戏带来的“团队合作”的愉悦感。所以,幼儿教师应观察那些活动,特别幼儿哪些行为应该禁止,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等都要严格禁止,并逐渐加以根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