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诗分享】一览众山歇——唐·杜甫《望岳》鉴赏

(2020-04-04 08:57:59)
标签:

鉴诗分享

一览众山小

望岳

分类: 读书笔记

【鉴诗分享】

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鉴赏

吴重秋

 

到了山东,接触了很多山东同行,听到许多条件实力差距之感慨。忽然想起杜甫《望岳》一诗,东岳是齐鲁名山,可以让人产生恐惧感渺小感自卑感,也可以激发征服感超越感。

《望岳》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诗人初出茅庐,首次到洛阳应试落弟,但他并不气馁,一方面像许多文学前辈一样,开始游历生活,借此结识名人;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再试争弟。游历经过山东时,写下了这首名诗。当时作者24岁。原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名曰“望岳”,实际上不一定是实际远望,因为,“岳”指泰山,山体太大,从任何角度实望都很难看清眉目。“望”字可以理解为“想望”或“向往”,应该包含有很多想象成分。

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意谓:泰山(岱宗:泰山别称)怎么样呢?横跨古代齐鲁两国,郁郁葱葱(青),无边无际(未了)。(夫:句中语助词)这两句除了交代泰山位置,还着重突出了山体之大,绿被之盛,给人一种神奇,渲染了一种气势。启句用设问起头,激发悬念。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不同角度,具化这种神奇感和磅礴的气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意谓:大自然(造化)集中(钟)了各种神奇秀色,山南(阳)山北(阳)仿佛分割成黄昏与白天。涤荡心胸的,是冉冉而升(生)的层层白云;夺人耳目的,是疾飞而来(入)的归巢之鸟。颔联两句,从自然客观角度写山;颈联两句,从人的主观体验角度写山。第三句,侧重直接写神奇;第四至六句,侧重直接写高大,而由于拟人和夸张手法的运用,使高大之中兼得神奇。

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谓:(总有一天)我一定要(会当)登上(凌)泰山顶峰,俯视群山渺小匍匐。用“凌”字不用“临”字,含有凌驾、凌空之意,显示一种压倒一切、征服自然的英雄气概。

整首诗,前面六句,竭力描写“泰山”的高大雄伟,磅礴气势,描绘之中透露出作者的无比仰慕无限崇敬。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被激发起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征服冲动与坚定志向。因为有前六句层层铺陈“望”之强烈,才有末尾“凌”之动机。可谓蓄势而发,水到渠成。

 【鉴诗分享】一览众山歇——唐·杜甫《望岳》鉴赏

    2020/4/2

(转自:吴重秋先生的微信朋友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