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习型”的教师
——杨道想化学名师工作室自我发展总结
龙港高中 陈静文
作为年轻教师,参加工作室之初,心怀着来各位优秀同事们学习的态度,经过两年的时间,觉得感悟和收获不少。
每次工作室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多样,既有杨道想老师的专题讲座、陶德貌老师等名师示范课,又有学员们的各种研讨课。回首学习过程,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参加工作室的经历也让我对自己增强了在教学上的信心。2017年底,执教了公开课《化学反应方能和能量变化》,我先是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一来是因为正处于学期期末期间,班主任工作繁重;二来是因为担心上不好,缺乏自信。杨老师鼓励我不要有思想负担,这才顺利地完成了开课任务。但也正是因为这样,锻炼了我的心态。因此,当县教研室举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时,我便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在准备期间,多次试课磨课,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我明白这很能磨炼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所谓痛并快乐着。期间,杨老师的叮咛也缓解了我很大一部分的压力,增强了信心。我的最深切体会就是:当有好的心态,就能上出一节好课!
一直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也找出自己的不足:
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
2.继续坚持及时总结,加强反思的能力,将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有价值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水平;
3.多交流和多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
4.继续增强自身素质,提升学习力,增强业务能力。
作为年轻教师,我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不断总结教学教研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一点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平时的教学中反思的太少,课堂上创新思想和方法不足。今后我会努力多看书,多学习,勤反思,要让反思成为自己的习惯,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完善!
2018年10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