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2018-07-27 07:10:18)
标签:

转载

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加快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海西经济区重要经济节点城市
文:光明人家  2018年07月25日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摄影:河底高人(新浪微博)

  江河,是人类生存的依赖,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纵观世界上城市建设和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性现象,即临水建城。在地理版图上,以往的城市大都是临江临湖临海而建。其道理亦不难理解,一是因为城市水源可以有充沛的供给保证,二是古代水道交通要比陆上交通利于承载大宗运输,三是在军事战略上以大江大河作为防御的天然屏障。以经济学视角考量,这种城市布局模式是极富效率的。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所以,在世界城市发展历程中,城市沿江、跨江发展必然成为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古代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城市往往只能单边沿岸建设或跨越较小的江河。而到现代,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滨江城市跨越较大江河向对岸发展。中国河流水系众多,城市跨江发展的现象更加普遍,据统计,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已有78%的城市为跨江城市。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在浙江省拥有七大江河水系,基本上各大河流入海口都分布着大中城市,其中杭州市位于钱塘江入海口处,宁波市位于甬江入海口处,温州市位于瓯江入海口处,台州市位于椒江入海口处,湖州市位于苕溪的边上,嘉兴市位于运河的边上,瑞安市位于飞云江入海口处,上虞市位于曹娥江入海口处,除此之外,看看浙江省的大中城市基本上也位于河流临江临湖临海而建。除了以上城市外,其他如金华、衢州、义乌、丽水、兰溪、临海,富阳等也都在大江大河旁,作为浙江省七大江河水系之一,唯独目前鳌江流域和鳌江入海口没有一座城市,令人觉得非常遗憾和不解。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鳌江流域是温州南部城镇密度最高的地区,经过前些年温州行政区划调整,现沿江分布着龙港、鳌江、萧江、麻步、水头、灵溪、宜山、桥墩等10多座城镇,约占温州全市城镇的1/5。其中,龙港、鳌江、萧江、水头、灵溪、麻步、顺溪、桥墩这8座城镇目前均为沿江单边格局,仍属于临水建城的历史模式。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当前,浙江与温州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产业资源和人口要素向区位条件良好的中心城市大规模地集聚,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要求城镇空间的开发规模拓展,要求城镇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要求现有城镇通过扩散功能带动毗邻外围地区发展,逐步由城镇向中心城市发展,其外围的非均衡态势向均衡化态势转变。因此,毗邻的沿江港口城镇通过跨江联合发展的路径推进城市空间扩张和功能扩散便成为必然历史发展趋势。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就鳌江流域城镇分析而言,目前跨江发展的条件成熟的当属龙港、鳌江两大镇。首先,两镇是温州南部城镇群中区位最为优越、经济实力最强、扩散能量最大的城镇,具有合并跨江发展的“势能”;其次,鳌江流域行政区划目前虽然分割,但是连通两镇的龙港大桥(一桥)、瓯南大桥(三桥)已经通车,而鳌江四桥、五桥、六桥也将建设完成通车,在联合跨江发展上已经不存在交通上的障碍;再次,鳌江流域城镇群承接国内、浙江省与温州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西湾围垦区与江南海滩围垦区正面隔着鳌江相望。今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龙港即将建市,而未来龙、鳌联合跨江发展已呈客观的战略趋势,为此,龙、鳌两地要加快同城化的跨江联动发展的步伐,当下应该顺势而为。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目前,龙、鳌两地已经聚集80万城市人口(龙港50万、鳌江30万),已经完全是一座中等城市,假以时日,完成可以建设发展成为一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两地跨江联合发展的实质是整合和优化龙、鳌两岸资源配置,实施产城一体化发展,整体提升本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与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建设打造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尽快补上与形成在中国沿海地区福州与温州500公里的海岸线上城市缺位,成为海西经济区重要的经济节点城市。两岸资源主要是指土地、环境、岸线等自然资源,产业要素资源,社会建设资源和行政治理资源。推进龙、鳌两大镇跨江发展,必须从其实质性要求出发,从整合资源配置入手着力。这里择要提出四个策略。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1、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龙、鳌两大镇联合跨江发展,有赖于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城市空间的扩展,必需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随着联合跨江发展,龙、鳌两大镇的城市空间结构从各自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转型,今后,鳌江四桥、五桥通车后,鳌江滨江板块、龙港新城板块将会形成两地的新中心。目前鳌江滨江板块、龙港新城板块应当纳入龙、鳌两大镇的跨江发展格局,按照产城一体化发展形态,建设成为龙、鳌两大镇新中心城区。为此,需要加快整合龙、鳌两大镇鳌江滨江、龙港新城的规划,将龙、鳌两大镇跨江发展与两地中心区块建设融为一体,使产业开发与新城建设互为配套,一体化同步实施,构筑起现代化、高水平的产业与城市新功能区。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2、整合两地自然资源。龙、鳌两大镇跨江发展将提升这一段鳌江两岸,特别是南岸的龙港新城的土地、环境等自然资源的边际价值,为两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及龙港建市后,两地整合两岸自然资源已是势所必然。首先,龙、鳌两大镇在跨江发展中,要特别重视合理利用和集约龙港新城板块的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各类用地结构与规模,提高工业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土地开发投入强度,提高土地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对原有已开发建设的土地,需要按照新的城市跨江发展总体要求进行“二次开发”,即建立土地资源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把一些单位面积产出较低的企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是调整各类土地的分布格局,如“退二进三”、“退产让居”等,反之亦然。由此提高土地投入强度,提升土地投入的边际效率,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港口与岸线资源是龙、鳌两大镇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目前由于桥梁的建设,港口外迁,两地的沿江岸线资源利用率不高,应根据沿江岸线资源的条件和所处区位,按照确定分段岸线使用的适宜性,合理安排港口、工业、城市生活以及生态保护等各项功能,以功能分区来优化岸线资源配置,以此来整合岸线资源,提高岸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3、整合两地社会资源。龙、鳌两大镇跨江发展应实行“产城一体”模式,一方面大力集聚产业,形成新城区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要跟进城市功能基础设施建设,为集聚人口和为产业服务提供支撑。在城市功能基础设施方面,公共服务设施需要由政府供给,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府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跨江开发建设的重要拉动力。目前两地的一些区域仅有原按县乡标准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不具备与城市标准相应的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其城市功能,跨江两岸之间、新老城区之间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二元结构颇为突出。因此,两地跨江发展必需重新配置和完善包括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社区服务中心、公共安全、市政设施和管理、休憩绿地、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等在内的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跨江均衡配置状态。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城市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指出,城市居民的集聚、住宅房地产业的开发,其区位选址首先是围绕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而展开。正所谓人们通常以“学区”、“医院区”、“公园区”等区位概念评估居住和生活条件那样,公共服务设施实际上构成了城区建设的中心要素之一,并且构成了城市品质的形象和标志之一。从国内外城市建设的经验考察,这种依托老城区资源扩散转移的模式已经被经常运用并且富有成效。就龙、鳌两大镇跨江发展而言,江北鳌江的老城改造建设,江南龙港的新城开发应该实施产业区开发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在建设时序安排上,应先由局部启动,尔后逐步扩展,实行产业园区与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4、整合两地产业资源。以扩量提质为取向,实现产业资源的价值升级。第一,龙、鳌两镇融合是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在跨江联合发展中要以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城市目标对待未来本区域的发展趋势,应当着力扩充承接高、新产业,形成经济规模;而必须着眼长远,对本区域的产业进行高标准的规划。第二,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突出“高新尖”的特点,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在产业总量中的比重,加强产业链从生产环节向研发等上游环节和营销等下游环节的扩展与提升。第三,产业资源整合中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资源的价值升级。第四,最为重要的是打造和延伸产业链,提高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产业整体竞争力。围绕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即围绕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品产业链。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龙、鳌两大镇联合跨江发展目标就是将建成一座区域性中心大城市,海西经济区重要的经济节点城市,其产业链发展必须走价值整合和知识整合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跳出中等城市层级的、传统产业链的整合模式,实现分工的报酬递增效应。为此,企业要积极拓展整合的空间,以提高产品价值和研发能力为整合的主要目的,发展以模块化为主要形式的网络状产业链整合。第五,作为未来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龙、鳌两大镇跨江发展要加强服务业的产业链整合。我国的区域中心大城市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产业。龙、鳌两大镇应选择若干现代服务业行业和业态作为主导,打造若干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链,以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升级和资源整合。
[转载]浙江龙港、鳌江联合跨江发展的考量与策略
摄影:河底高人(新浪微博)
注:本文部分图片作者已经注明出处,若有异议,请留言后加以删除
--------------------------------------------------------------------------

0

后一篇:荷的风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