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作业改革的五个切入点
(2016-05-10 19:44:31)
标签:
作业改革切入点 |
分类: 他山之石 |
张丰:作业改革的五个切入点
1
作业改革的“第一战”首先指向的是作业与教学的配合,应将作业作为学习设计的一部分。期待教师像备课一样,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精心选择或设计意图明确的、有针对性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层次性的作业。
凡是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应该事先试做过,并分析了解这些作业的意图,这是作业布置的底线要求。
2
我们一方面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强调作业设计须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构建循序渐进、能力立意的作业体系;另一方面从学习方式的角度,鼓励教师研究作业的性质与功能,设计具备引导预习、促进理解、提高熟练、知识整理、习惯养成等多种功能的作业,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
不同学习时间的作业不应是同质化的。作业改革的“第二战”从作业功能入手,构建与课堂学习相配合的作业系统。前几年,杭州西湖区、萧山区,桐庐县,温州龙湾区、经济开发区等地就曾从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同步作业、周末作业、单元作业和假期作业等多方面切入,探索不同环节学习任务的科学设计。
3
“促进实践学习”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但在推行实践性作业时,须切实制止要求家长过度参与的作业。教师尽量不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同时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帮助家长扭转只重视书面练习而轻视实践任务的倾向,明确家长在孩子作业中的参与角色仅是督促者、支持者与鼓励者。减弱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对家长的依赖感。
4
教师既要关注作业的结果,更要关注作业过程与作业习惯,发挥作业的多方面教育效益;既要落实作业的全批全改,更要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既要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更要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