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4)(待续)
古田一中 胡嘉谋
![[转载]分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4)(待续) [转载]分类思想解决化学问题(4)(待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四、物质性质的分类
物质的性质多种多样,有物理性质,有化学性质,有通性,有特性,加以分门别类,归类掌握,很有必要。如:以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类学习各种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的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等。又如:以“单质→氧化物→酸或碱 →盐”的主线来分类学习各种具体物质的性质,金属与非金属分别有其各自的通性;氧化物可按性质分类: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过氧化物等;酸、碱、盐分别有其各自的通性;盐可按性质分类: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氧化性盐、还原性盐、稳定性盐、不稳定性盐等;酸式盐可按性质分类:呈强酸性的酸式盐有NaHSO4等;呈弱酸性的酸式盐有NaHSO3、NaH2PO4、NaHC2O4等,呈弱碱性的酸式盐有NaHCO3、Na2HPO4、NaHS等。
各类物质的性质均可以细分,如气体物质的性质分类、有机物的性质分类等;甚至一种物质的性质还要细分学习,如新制氯水,其成分有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Cl-、ClO-、OH-),有以Cl2为主的强氧化性与溶液呈黄绿色、有以H+为主的强酸性、有以HClO为主的弱酸性与漂白性、有以Cl-为主的复分解性质等。
以上这些都是物质的性质分类学习的依据,只要注意效仿,就能对各物质的性质全面掌握,应用自如。
例1.在分开盛放的M、N两溶液中,各含有下列十四种离子中的七种(不
考虑水的电离):Al3+、Na+、K+、Fe3+、NH4+、H+、Cl-、NO3-、OH-、
CO32-、MnO4-、SO42-、S2-、[Al(OH)4]-,且两溶液里所含离子不相同,已知M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中的阴离子应该是( )
A.NH4+、S2-、CO32- B.[Al(OH)4]-、SO42-、MnO4-
C.NO3-、Cl-、SO42- D.MnO4-、SO42-、NO3-
解析:这是一道离子共存题,可按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为两类: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S2-、CO32-、[Al(OH)4]-、OH-,因为S2-、CO32-、
[Al(OH)4]-均水解呈碱性,OH-呈碱性,与H+不共存;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Al3+、Fe3+、NH4+、H+,因为Al3+、Fe3+、NH4+水解均呈酸性,H+呈酸性,与
OH-不共存;又因MnO4-具有强氧化性,与S2-不共存,MnO4-与H+、Cl-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酸性溶液中可含H+、Al3+、Fe3+、NH4+、MnO4-;碱性溶液中可含OH-、S2-、CO32-、Cl-、[Al(OH)4]-。因M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两种,故Na+、K+应归为碱性溶液M,其七种离子是:Na+、K+、OH-、S2-、CO32-、
[Al(OH)4]-、Cl-。而N溶液归为酸性溶液,其七种离子是:H+、 Al3+、Fe3+、NH4+、NO3-、MnO4-、SO42-。选项D正确。
感悟:14种离子混合在一起进行离子不共存的分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根据溶液酸碱性不同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类别的两种情况来分析解决问题,不仅不会感觉到分析14种离子很混乱,而且解题方向明确,思路清晰,快速准确。显然,分类的好处在于化繁为简,分清共性和个性,方便解题。
例2.(2013·重庆高考9)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酸性:H2CO3﹤C6H5OH﹤CH3COOH
B.碱性:Ba(OH)2﹤Ca(OH)2﹤KOH
C.熔点:MgBr2﹤SiCl4﹤BN
D.沸点:PH3﹤NH3﹤H2O
解析:此题涉及物质的酸性、碱性、熔点、沸点等比较。选项A通过比较有机物与碳酸的酸性强弱知:CH3COOH>H2CO3>C6H5OH;选项B通过比较同周期、同主族物质的碱性强弱知:Ba(OH)2>KOH>Ca(OH)2;选项C通过比较不同晶体的熔点高低知:BN(原子晶体)>MgBr2(离子晶体)>SiCl4(分子晶体);选项D通过经验与氢键影响知沸点:PH3(常温是气体、分子间无氢键)﹤NH3(常温是气体、分子间有氢键)﹤H2O(常温是液体、分子间有氢键),所以,选项D正确。
现场体验:1.(2013·福建高考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2.(2012·北京高考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答案:1.A 2.C
【专题强化训练】
1.(2011·广东高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B.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C.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2.(2011·全国高考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乙烯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3.(2010·北京高考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4.(2010·全国高考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沸点:NH3>PH3>AsH3 B.熔点:Si3N4>NaCl>SiI4
C.酸性:HClO4>H2SO4>H3PO4 C.碱性:NaOH>Mg(OH)2>Al(OH)3
5.(2011·重庆高考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K、Zn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答案:1.C 2.D 3.B 4.A 5.D
201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