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2011-06-19 12:55: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佚名
余文森在《中国发展研究》2007年第7-8B期中撰文指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低效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人手。
(1)创设和生成有价值的情境和问题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被吸收理解和掌握。
(2)学生独立的阅读和思维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径;没有思维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活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3)师生间的互动和教师正确的引导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方式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与全面理解,帮助学生克服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就算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领仍然是必要的。
(4)必要的练习和及时反馈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练习与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