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晏晏绘画作品育儿 |
分类: 晏晏绘画作品展 |
晏晏最近收到了cathy的礼物--一幅画,画面饱满,有蓝房子、绿椰子树、绿草坪、红太阳。画中的显著位置上还有一个长翅膀、戴帽子的小人,cathy妈转告说这个小人是晏晏,她正要到cathy家做客,结果却一头撞在了树上。晏晏非常喜欢这幅画,但她坚持撞树上的是cathy,旁边那个貌似小鸭子的人才是她(晏妈并没有把cathy说晏晏撞树的信息传递给她),她的小心眼儿转得还真快、真多。
http://s6/middle/660eb0fag9ef8b4fbb2e5&690
第二天,晏晏就兴奋地回送了一幅画给cathy作为回礼。晏晏很久不画画了,没想到提起笔了,晏妈就发现她与以前的不同,原来晏画画前都没有主题,都是等她画完了,再根据涂出的线条说出画的内容,有时还会因为晏妈的引导而改变想法,晏妈说:“这是房子呀,我看像座山。”晏晏就会说:“对对,是座山。”,晏妈把这称为“画什么,想什么”;现在她在提笔前就说:“我要画小熊。”随后没有找参照物,小熊就跃然纸上了,晏妈称这为“想什么,画什么”。晏妈本来还在困惑到底哪种作画方式对孩子好,现在看来,这是孩子绘画发展的两个阶段,急不来,脑不得。
http://s12/middle/660eb0fag9ef8ad884b7b&690
最近晏妈正在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书中提到欣赏孩子的作品不能靠看和猜想,而是要靠倾听,也就是说听画。在孩子画画中或画作完成后,一定要细心地听她叙述画的内容。
晏妈观察晏晏画画的过程:她很细心,在她画小熊时没有忽略到小熊的鼻子,小熊的爪子;晏晏说要画房子,而且边画边说要画不一样的房子,长着手和腿可以到处活动的房子;房子旁边的是红色长眼睛的树,她说树干应该是一节一节的,像我们在丽江看到的竹子一样;小熊手中的红色花朵,晏晏没有忘记点上黄色的花蕊;随后晏晏趴在窗户上向外看,她说要想想还可以画什么,这时屋外已经是漆黑一片了,回到小椅子旁,晏晏画下了一条蓝色的大路和路口的红绿灯,红绿灯并没有简单地用三种颜色的圆完成,有完整的支撑红绿灯的杆子,晏妈欣喜地发现,晏晏已经知道将画画与看到的想到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画左侧的一串篮圈,晏晏说是塔楼,因为它在很远的地方,所以它看起来很小,但它有很多层,叹为观止了吧,一个4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透视画法的萌芽了。
两幅画交换完毕,晏妈和cathy妈欣慰不已。听cathy妈如数家珍似地细数孩子画中的点滴,就知道她也是一个在倾听孩子画作的好妈妈,这也是晏妈和cathy妈每次见面都能滔滔不绝地聊孩子的原因。两幅画铸就了两个孩子和两个妈妈的无间友谊。
http://s11/middle/660eb0fag9ef8f1274eaa&690
这幅画是晏晏在幼儿园美术课上的作品,据说是《菜园》,晏妈没有在现场,不知孩子绘画的过程,也不知她画得是什么,但晏晏说画右边混色出的点点是彩虹,在画菜园的时候能够想像天空中出现了彩虹,晏妈不禁也要佩服晏晏的想象力了。
http://s4/middle/660eb0fag9ef8eae51213&690
这幅橡皮泥作品是晏妈和晏晏共同完成的,之所以放在最后,是因为只是晏妈陪晏晏玩的过程,并不能称为作品。因为这中间掺杂了太多成人创作在里面,束缚了孩子的发挥能力。所以虽然这是幅最像作品的作品,但并不是我们的得意之作,只是记录过程而已。晏妈希望晏晏能够制作出更多类似于上面三幅画的作品,属于她们这个年龄的自我的东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