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著名画家鲁光作品赏析!

(2011-12-01 14:39:07)
标签:

工商联

新时代艺术名家

新时代艺术报

荣宝斋

中国美术家协会

文化

分类: 艺术欣赏

http://s2/middle/660d6377tb3022fb33781&690鲁光:中国著名作家、画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37年9月11日出生,浙江永康市双门村人。肄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市长书画摄影中心主任、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琉璃厂画院院长、中国生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苏州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兼职教授。历任中国体育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务理事、亚洲体育记者联盟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纪实文学学会副会长、黄宾虹艺术馆首席顾问、中国体育美术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

   多次荣获国家新闻、文学奖。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被收入多种教材并收入共和国作家文库。

   绘画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崔子范。画风独具,厚实、拙朴、浑雅、现代。

   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荣宝斋、宁波、烟台、金华、台湾、澳门和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举办过个展和联展。荣获过华人艺术大展金奖、现代中国水墨画特别优秀奖。

  中国嘉德、荣宝斋、朵云轩、中国收藏家协会等艺术机构,连年推出台历、画册、专刊介绍鲁光绘画艺术。

http://s9/middle/660d6377tb3022f9aba68&690

 

http://s4/middle/660d6377t784d04bfa2d3&690

 

http://s16/middle/660d6377tb3025b52344f&690

http://s11/middle/660d6377tb3022f08c7ea&690

http://s15/middle/660d6377t784d04bbe96e&690


http://s16/middle/660d6377tb3022f2c990f&690

                          

                           现代大写意      

         ——名家评点鲁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鲁光以一篇《中国姑娘》的报告文学轰动文坛。但不久,他便从文坛蒸发。十多年之后,他从画坛冒了出来。接连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北京荣宝斋、宁波、金华、烟台、澳门、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举办画展,而且以强大的艺术冲击力引起国内外画界的注目。

著名评论家何西来评说,“鲁光的画风,我以为可用‘敦厚浑朴之象,稚拙灵妙之趣’12字当之,浑朴而近大化,稚拙而见童心。”

著名画家、评论家周韶华著文称,“鲁光的‘大写意’中国画,得益于李苦禅、崔子范两位恩师的熏陶,但是他不克隆老师,能冲破陈规陋习,跳出老一套框框,完全用自己的眼睛感受新的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寻找新的艺术方位,用自己的表现手段去解决自己的绘画语言形式,不但与老师们拉开了距离,而且打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现代画形式。”

尤其对鲁光以红烛为题材的创新之作《生命》,好评如潮。周韶华评点,“他画的不再是自然状态的红烛,而是与心灵相对应的熊熊燃烧的火把,意念中的铁壁红墙,与命运抗争的生命。艺术手段不期然而然地是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的表现,完全从文人画脱胎换骨为现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可以说,这一作品是鲁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

著名美术评论家杨悦浦认为,“表现生命的红蜡烛,对感官、对心灵有强烈的刺激,特别现代,意境很高,而且非常新。”

何西来评说,“满纸都是密密麻麻的燃烧着的一根根红烛,高低错落,再加上烛焰的黄白光芒所映出的三道留白,而烛芯又向后倾斜,遂形成三个红烛队列向前行进的动感,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哲思。”

此幅红烛图在日本展出后,日本现代水墨美术馆馆长对鲁光说,:“你的红色征服了日本观众。”画展闭幕时,观众达一千多人。

而鲁光的一批计黑为白的花鸟画,也深得收藏家和观众的青睐。

美术评论家杨庚新说,“他计黑为白,在绘画的形式上,是一种独特的创造。”

周韶华说,“二十余年来,鲁光兄聚精会神地在追求一个理想目标,就是追寻当代中国画的语境,找到自己特立独行的语言方式。他在这方面的一大创造,就是把中国画‘知白守黑’的原理一反正负。把计白为黑颠倒过来,变计黑为白,反白为黑,让视觉效果反其道而行之,产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种图式换型和语言转换,古未有之,今由鲁光开始,是鲁光的专利。”

崔子范先生认为,鲁光的写意画,画风新,而且画路也广。在鲁光的一幅牛画上题道,“神韵、意境、格调皆佳”。

鲁光的牛,重形似,更重神似。他常题牛画曰,“站着是条汉,卧倒是座山”,“牛有二劲,任劲和犟劲。任劲诚可贵,犟劲不能无。”              

杨庚新评说,“他的大写意胜人一筹之处在于拟人化、象征手法的运用。他笔下的牛,已近半抽象,强调以书入画,常常以焦墨造型,画风独具。以牛喻人,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极具幽默感,令人回味无穷。”著名画家赵士英则认为,鲁光的牛,“在造型上的几种变化,成了牛的图腾。这个气派,如果没有宽阔的胸怀,没有一个深厚的底蕴,是做不到的。”

何西来评说,当鲁光自称,以牛为伴,以牛为友时,实际上他已把自己归入牛类,与牛为伍了。在与牛的审美关系中,在他与创作对象的双向交流中,他不断地把自己的情思、人格、精神,对象化到作品中去,同时也把对象主体化,达成某种物我混一的境界。 他又评说,“一个个牛的意象,带着画家所赋予的灵动之气,跃然纸上,各具风采。我曾有感于鲁光大写意画牛之独步画坛,对他说,当年黄胄画驴,冠绝一时,人称‘驴贩子’。老兄画牛,亦少有出其右者,援例该称为‘牛贩子’才是,但这就落套了。古代伯乐相马,重骨相而轻皮毛,吾兄运笔写牛,去凡俗而得神魂,还是叫‘牛伯乐’为好。”

杨悦浦认为,“牛的形象,也是他对故乡的爱优选出来的符号,因为牛是最能牵连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生存经历,这种经历,成其为事业进取的一个精神支柱。所以,鲁光把牛做为自己的图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本来图腾就是一种理想精神,因此,我觉得鲁光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图腾精神的艺术贵族了。”

鲁光退休后,落叶归根,淡薄名利,常回到浙中故里小山村居住。范曾说,“鲁光退隐山林后,游物乘心,与天地精神往还,近年画作洗尽铅华,一任自然。”他评说鲁光近作,“观其画而知其人,曰厚、曰浑雅、曰天真、曰童心,此皆画者最难得者,而鲁光信手拈来均有此种天籁,于是风格独树,断不从俗。”他写一对联送鲁光,“唯理是求人称陈亮,遗形而索我爱鲁光。”

对于鲁光写意画的独特个性的形成,名家们也各有评点。刘勃舒认为,“画画,说到底是画修养、画学问。也许正因为鲁光是一位作家,画画时没有负担,画作反而奇趣叠出。豪华落尽见真淳。他对画界绝无门户之见。他广交各种流派的画友,并且以友为师,吸取他们之所长,不断充实自己。他追求雄浑、厚实、拙朴、强烈的现代画风。”

著名画家谢志高说,“鲁光的画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艺术不等于技术。他靠的是自己的生活底子、修养、思想和气质。”

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老先生评点道,“鲁光先生以作家名世,作画乃其余事,然秉性不同于他人,构图、设色、运笔别开生面。正由于素养深厚,故而出手不凡,能突破传统之约束,开一时之新风,不让斫轮老手。”

刘勃舒以为,“鲁光很有艺术才气和灵气,有追求,有个性。”君武说,“鲁光的画和人一样大气,很随意,体现了个人风格。”女画家何韵兰认为,“鲁光本身是从文人画走向现代的范例。”周韶华纵观鲁光艺术的发展历程,认为他是一位“有大匠风范的画家”,“在面向现代,走向未来的征途中,必将成为中国的一支大手笔。”

鲁光则正处于艺术探索的苦恼中。他说,“绘画与文学创作一样,是一个无边的苦海。我正在这个艺术的苦海中,艰难地向前游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