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是内心的追求》摘自《青年文摘手机报》

(2012-12-18 09:26:57)
标签:

小崔说事

杂谈

分类: 品悟

幸福是内心的追求

文/崔永元

    最近《小崔说事》采访了一批作家,很有意思。一位非常年轻的作家叫阿乙,我看到他就觉得很奇怪:他留了一头长头发。我说为什么不剪掉呢?他说,剪掉头发老婆就跟我离婚,所以我只能顶着这个头发到处走。他做好了他的人生规划,攒了够两年花的钱,脑子里现在有18个选题,希望这两年什么事都不干,就写这18个选题,估计能写出三到四个。这就是他的生活。

    我在微博上关注另一个作家,叫阿来,就是写《尘埃落定》的那位。你看他的微博,就觉得这个人跟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但不在一个海拔。因为他的微博上全是花花草草,他对世界上一切的花花草草都感兴趣,他走到任何地方,都会把这些不知名的花草拍下来,然后找明白的人把花草都认出来,发到微博上。

    我见过很多大师,他们非常有趣。比如《雨人》的编剧,叫巴瑞·莫罗,他凭这个片子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我们安排他住在北京昆仑饭店,他跑出来拍片子。他看到一辆劳斯莱斯,就把劳斯莱斯拍下来。忽然他的镜头就转了,为什么?因为他发现旁边的街道上有一个三轮车夫在费劲地骑着三轮车,上面拉着很多纸箱子,有一个掉在地上了。你猜旁边的人有多文明?全部都在那儿按喇叭,没有一个人下去帮他拾起来。后来我问巴瑞·莫罗,什么是电影,他说这就是电影,电影就是这样。电影的故事都非常简单,都在讲那些普通人有理想、有追求却实现不了,追求,实现不了,再追求,还是实现不了,玩命追求,绝对实现不了,最后实现了。这就是一部电影。

    他的《雨人》那部电影,讲一个有自闭症的人,这是真人真事。他见到的那个真人,远比我们电影里看到的达斯汀·霍夫曼演的奇怪得多。当时,他在图书馆里看书,巴瑞·莫罗坐在前排,就听到后面刷刷不停地翻书。他就回头看,意思就是这样不太有教养。结果那个人冲他点一下头,接着看书。巴瑞·莫罗就把手头的书放下来,走过去问:请问先生,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看书。巴瑞·莫罗说你看书的速度有这么快吗?他说是啊,今天下午我看了这么多的书,有这么高一摞了。巴瑞·莫罗觉得这个人太讨厌了,你不光折腾我们、制造噪音,还说这种不着边际的话,就说,那我能考你一下吗。他说可以啊。巴瑞·莫罗就翻开一本书,随便翻到一页,念了一句,结果他把后面的全都背下来了。

    后来,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慢慢地他就了解了他的读书习惯。他是八秒钟看一页,一辈子忘不了,他说他最烦的是图书管理员说,我们快下班了,谁还要借书,赶快借。这个时候他就没办法了,他只能同时看两页,一只眼睛看一页。有一次,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人跟他聊,问他能否谈谈中国历史,他说可以,随便点一个皇帝吧。“那就乾隆吧。”他就开始把乾隆身边所有的妃子、大臣的名字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他去拉斯维加斯玩轮盘赌,拿一堆筹码押在一个地方,不管你转多少圈,停下来就是他押的那个地方,这是他算出来的。后来赌场就不再让他赌了,每次一去就问你想玩哪一个,我们找几个人陪着你,你需要多少钱,我们送给你。

    后来《雨人》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最佳编剧奖,巴瑞·莫罗觉得这应该是“雨人”的奖,就把这个奖杯送给了“雨人”。半年以后他去看,发现这个小金人上面没有金子了。他就问他金子哪儿去了。他说这是孩子们的玩具,他让很多孩子抱着这个小金人去玩,所以上面就没有金子了。现在这个白色的小金人,奥斯卡历史上可能只有这么一座。

    巴瑞·莫罗看我们那天做的慈善项目,叫“给孩子加一个菜”,他看得流眼泪了。他说了一句话,我也特别感动。他说,我要把那个退了色的小金人拿到中国来,让这些乡村学校的孩子每个人抱着它拍一张照片。这就是他们内心的追求,这也是他们的幸福感,我们也想有他们这样的追求,有他们这样的幸福感。■
(一直喜欢老崔的言谈和文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