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基础知识梳理
(2013-04-07 15:45:02)
标签:
沥青基础知识梳理 |
分类: 材料整理 |
一、天然沥青。地下原油从岩石裂缝渗透到地表,并长期暴露于大气中,其中所含轻质部分蒸发后残留物经氧化成为天然沥青,可存在于岩石裂缝、地面或形成湖泊,如著名的特立尼达湖沥青(湖沥青硬度很大,不能拌和沥青混合料,且资源有限,现仅把将其用作粘稠沥青材料性能改善的添加料)。
二、人工沥青,即石油沥青。
(1)直馏沥青。原油经常减压蒸馏法→常温粘稠或半固体的产品。
(2)溶剂脱沥青。减压渣油经溶剂沉淀法→常温固体或半固体的脱油产品。
(3)氧化沥青。减压渣油经吹风氧化→常温固体的产品。
(4)调和沥青。两种以上不同稠度的沥青按比例调配→一定稠度的产品。
(5)乳化沥青。将粘稠沥青加热至热熔状态,经机械强力搅拌作用,使沥青以细微液滴状态分布在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成为水包油状的沥青乳液。
(6)改性沥青。将基质沥青与一种或数种改性剂经适宜的加工工艺→混合物。
三、各种石油沥青的路用性能
(1)常压渣油:通常稠度较低,一般仅能用作透层油,不宜直接用于修筑表面处治和其它更高级的沥青路面。
(2)减压渣油:稠度较常压渣油为高,可作为表面处治或贯入式路面用油。
(3)直馏沥青:温度感应性大,高温稳定性差;直馏沥青的优点是低温性能较好。
(4)氧化沥青:氧化沥青稠度较高、温度感应性较低,即高温时抗变形能力较好,但同时低温时变形能力也较差,但氧化沥青含蜡量却变化很少。
(5)溶剂脱沥青:润滑油原料在炼制高级润滑油时,用溶剂脱沥青装置萃取脱沥青油后,剩下的沥青称为溶剂沥青。目前溶剂为丙烷、丙-丁烷、丁烷等。如丙烷为溶剂时,得到的沥青含蜡量大大降低,从而使沥青路用性能得到改善。
(6)改性沥青:国内外普遍使用的道路改性沥青主要是SBS弹性体改性沥青、SBR丁苯橡胶改性沥青以及PE、EVA塑料类改性沥青,其中SBS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抗疲劳、抗老化和抗水损坏性能,路用性能明显优于其它聚合物改性沥青,因而在新建的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基本上均是SBS改性沥青。
(7)乳化沥青:冷施工,节约能源,延乳化沥青的应用范围从路面新建工程到维修
工程,使用类型包括表面处治、稀浆封层、贯入式,以及沥青碎石混合料等所有的沥青路面类型;还应用于沥青路面封层、透层、粘层,以及沥青路面的冷再生工艺。优点:长施工季节;流动性好,提高质量;节省沥青用量,扩大骨料来源,扩展沥青路面类型;改善施工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四、石油沥青的组成
(1)元素组成:碳含量83% ~ 87%,氢含量10%左右,H/C原子比约在1.4 ~ 1.6之间。
(2)化学组分:四组分分析法
五、沥青胶体结构
(1)溶胶型沥青:沥青质含量不高(<10%),分散度高,有牛顿流特性。PI < —2
(2)凝胶型沥青:沥青质含量高(25%—30%),常温下呈非牛顿流状态。PI > +2
(3)溶—凝胶型沥青:介于溶、凝胶型沥青之间的沥青胶体结构。—2 < PI < +2
六、沥青的技术性质
(1)物理性质
(2)路用性能
动力粘度η(Pa*s)、运动粘度ν=η/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