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的规范化书写的规则及意义
(2011-07-13 20:16:54)
标签:
杂谈 |
摘要:汉字的规范化书写越来越被忽视,我们应该加强汉字的规范化书写,正确书写笔顺,有利于定形定序;合理安排结构,注意变形与离合;把握动态平衡,注意呼应与轻重。
关键词:规范;笔顺;结构;平衡
随着电脑的普及,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汉字的规范化书写也越来越被忽视,就连一些教师,对一些字的书写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汉字是表意字,笔画稍有变化则意思不同,汉字讲究结构的安排,笔画稍不平衡则失去和谐。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的课程标准》对汉字的书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能满足日常生活书写的需要。”汉字具有形体美,能给人艺术般的美感;汉字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与审美的趣味。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汉字的规范化书写,陶冶情趣,传承汉文化的精神。
一、处理好汉字笔顺的先后顺序
1、汉字笔顺的书写规则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由国家语委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语文出版社1997年出版,是国家语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它沿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其全部7000个汉字,全是规范汉字。《规范》将各种笔形规定为五种,即“横、竖、
先横后竖,如十、于、丰;先撇后捺,如人、八、入、木;
先上后下,如二、丁、立、李;先左后右,如川、州、旧、构、部、树;先外后内,如月、母、同、凤、凡、厅、历、虱、旭;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承、业、率、兜、燕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回、田、目、国、圆、面、囱、卤。补充规则有:后写右上点:如犬、术、戊、书、发、尤;后写内部点:
如叉、凡、为、勺、瓦、丽、兔、雨;先内后外,如凶(
2、汉字笔顺书写规则的变通
汉字的书写笔顺虽然有一定的规则,但根据约定俗成的书写习惯,以及笔顺之间的呼应关系,有一些汉字的笔顺并不都按照笔顺的规则进行书写,而是进行了必要变通。如非、北是先竖后横,是先横后竖与从上到下的变通;竖心旁、火字,是先写两点,照顾了两点的呼应关系;匹、医、匾等字是先写上内,后写左下是半包围字的笔顺变通,有利于内部笔画的伸展;“里”先写甲,再写两横,“果”先写日,再写木,兼顾了两个独体字“甲”与“木”,是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变通。刀、乃先写横折后写撇是先撇后折的变通,有助于汉字结构的定位。
3、汉字笔顺规范化的意义
笔顺的书写规则都是汉字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汉字自身结构出发,并结合人们书写汉字的习惯与笔顺书写的现状,深入分析和钻研,经过反复探讨和设计,才研制出可行性强、实用性强的笔顺规范,具有合理性和权威性。按照汉字书写笔顺,写起来方便快捷,效率提高,字容易写得准确、整齐、匀称和美观。
正确的书写汉字的顺序有利于汉字的检索。现代汉语字典与词典中的汉字检索,部首与汉字先后顺序是按照横竖撇点折的顺序来排列的,如在部首中“一”排在第一;同一部首同样笔画的字,也是按照“横竖撇点折”来安排字的排列顺序,如同是“木”字部十画的“框”与“样”,因为除了部首,“框”的第一笔是“一”,“样”的第一笔是“丶”,所以“框”一定排在“样”的前面。
二、
结构即间架结构,指的是一个字的点画连接组合及空间结构的安排。对于一个字,点画虽然重要,但若组合不当就失去的美感。明代赵宦说:“能结构 不能用笔,犹得成体;若但知用笔,不知结构,全不成形矣。”可见汉字合理结构的重要性。关于汉字的结构,千百年来,人们在书写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欧阳询的《楷书间架结构三十六法》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1、结构的整体布局
首先,重心要平稳。王羲之说:“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平正安稳是写字的基本要求,也是结构分布的最高准则。这里的平正安稳指的是轴线中正,左右平衡。轴线中正指的是一个字的整体的中心由上到下作一条直线,轴线要中正,处于垂直或近于垂直的状态。尤其是处于中心竖画,一定不能倾斜,一竖不直,全字很难再取正。左右平衡指的是整体轴线左右两边的即使笔画有多有少,但感觉要平衡,不能高低失衡。横画的高低伸缩对字中心起调节的作用,撇捺则像鸟的翼翅,左右对称,轻重、长短,走势,也直接影响到字的整体平衡。要写好字,不仅要做到结构的平正安稳,,还要讲究布局的技巧。如:字头的布局,字头居于一字之首,起管的作用,字头下面的部分都要对准字头的这个中心,约束在字头之下。字底的作用,要对上面的部分起垫托的作用,如“心”字底卧勾平卧,一路圆转,勾尖指向中心,三点成斜横势,左右两点相对顾盼,字底开阔,有上托之势。四点底,首尾两点粗长,中间两点较细,四点形断意连,一气呵成,与上面的宽度相应,形成向上承托之势。目字底是以自身端正,对准上部正中,以稳定重心,贝字底两点上合下开,呈支撑之势。总之,汉字的结构安排要做到重心平稳,左右平衡,收放有致,布局合理。
2、变形与离合
汉字的结构布局错落有致,讲究避让,体现谦让之美。明代李淳在《结构八十法》中说:“向者虽迎,而
三、处理好汉字书写的动态平衡
1.笔画的书写。汉字的书写要横平竖直,勾挑分明,重心平稳。汉字的横平时感觉上的一种平衡,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水平,在写的时候横画左低右高微微向上,收笔要顿挫,产生向下的重力,获得一种平衡感。这种写法避免了水平方向的乏味与呆板,所以,汉字笔画的“横平”,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动态平衡。“竖直”是相对于草书而言,其实,楷书中,只有处在字正中的竖画比较直,其余的竖画几乎都是倾斜的,有的直中有曲,有的曲中有直,但其形态的曲并不影响
2.笔画的呼应。笔画的呼应指的是笔势的承接关系,在前为呼,在后为应,往往是前一个笔画的出锋与指向下一个字额起笔,下一个笔画又承接上一个笔画势而入,形成整个字的笔画呼应关系,笔画呼应能使整个字有一个向心力,增强结构凝聚力,同时,也使字显得动感而富有生气。
3.笔画的轻重。汉字的书写讲究轻重缓急,横轻竖重,撇轻捺重。横
参考文献:
【1】许凤奇 关于汉字笔顺的思考【J】 语文建设 1995.10
【2】易洪川
【3】《现代汉语通用字表》【M】 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 1988
【4】《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M】 国家语委 1997.4
【5】王铁昆 略谈汉字规范化涉及的几个问题【J】天津师大学报1999.6
【6】《教师书写技能》 胡昌华编著